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 “三个离不开”:我国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
来源: 李翠 发布日期:2021-06-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为响应“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口号,各族管理干部、鞍钢技术骨干、大专院校知识分子以及退伍军人,满怀豪情地投身于包钢的建设之中。图为1960年,负责包钢一号大平炉开炉生产的炼钢工人们。崔晓华摄

记忆

    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刻阐述了我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联系,对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后,在中央重要文献及中央领导同志讲话中,多次对“三个离不开”思想加以强调。

    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村,7个少数民族的村民和谐相处,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苏云慧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提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也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根本遵循。

    “三个离不开”思想精辟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结成的休戚相关、互助合作、命运与共的紧密关系,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历史。

    数千年来,我国各民族在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过程中,留下了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历史佳话。

    在近百年的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实践中,确立和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地支援内蒙古建设,各族儿女心手相连同舟共济,1959年9月26日,包钢提前一年建成我国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而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正值困难时期,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的一些孤儿院因为食品短缺,导致孤儿营养不良时,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专门的接收安置机构,先后接纳了来自南方的3000余名孤儿。牧民们把孩子们接回自家的蒙古包,把这些孤儿视为“国家的孩子”,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将他们精心抚养长大成人。

    “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成为“三个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全国一盘棋”的生动见证。

    “三个离不开”思想,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发展谁也离不开谁的实际,彰显了我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发展优势。

    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中各有优势、互补共济。总体上讲,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有相对优势,而民族地区集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等多个“区”于一身,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资源。

    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等过程中,尤其在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建设等实践中,东中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到“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卫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例子不胜枚举。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右二)与农户交流菌草种植技术。王鹏摄

    几十年来,西部地区发挥资源富集优势,向东部地区输出大量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为我国经济腾飞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国家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号召下,各族儿女守望相助、攻坚克难,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打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演绎了广东珠海与云南怒江对口帮扶、守望相助的“江海情深”,创造了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的奇迹,对口援疆、对口援藏中更是结成数不清的“亲戚”、留下无数感人的故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集中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筑牢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铜墙铁壁。

    改革开放以来,在“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思想的指引和感召下,各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民族地区发展进一步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根基不断夯实。

    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个离不开”的真谛。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各族人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前,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三个离不开”将进一步凝聚起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团结一心,不断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