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区”罗布泊长出一片绿
来源:人民网 赵梅、杨伟、袁蕾 发布日期:2021-06-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绿荫幽草,飞鸟啁啾,小花绽放……这一切,居然出现在人称“生命禁区”的罗布泊。

  在位于罗布泊腹地的一家企业厂区内,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漠上,科研人员历时8年建成近2万平方米绿化景观。盛夏时节,沙枣、柽柳、梭梭、枸杞等40余种植物正顽强生长,燕子、伯劳、斑鸠等飞鸟纷纷来此栖息。

  受邀而来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接力植绿,为“生命禁区”带来绿色希望。

  “这一绿化工程不仅改善了当地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还调节了当地的局部气候,使空气质量得到提升、沙尘逐渐减少。”新疆生地所副研究员李从娟2014年加入这项工程,她说,“这片绿色对极重度盐碱地的生态治理有一定借鉴意义,为我国乃至世界在极端环境下绿化建设提供了样本。”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是中国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石跑,盐壳当屏障”是这里极端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极度贫瘠的土壤、厚达60厘米的盐壳,加上当地高温、多风、多盐尘的气候因素,植物在这里成活难上加难。

  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2013年,在此开发钾盐资源的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向新疆生地所科研人员发出邀请,希望“医治”这片土地长不出绿色的“顽疾”,探索建设绿色厂区。

  “这里能种活树,10年前我连想都不敢想。”见证这片绿色生长的国投哈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罗中物业部主任党延喜说,2005年刚来这里工作时,极目四望,只有白茫茫的结着盐皮的戈壁和荒滩,“那时为了看看绿色,常有人去食堂找黄瓜、青椒和油白菜瞅。”

  取土换土、土壤改良、品种选育、植被维护……经过科研人员2年不断试验,约1.46万平方米的植物引种试验基地建成。2015年以后,围绕公司办公楼、宿舍、厂区,新疆生地所又陆续建设了3片数千平方米的绿地。

  前不久,记者一行置身其中,连片的沙枣树、柽柳、紫花苜蓿郁郁葱葱,轻风吹过顿生凉意,淡淡的沙枣花香扑面而来,鸟儿在天空中飞舞,恍若来到城市公园。

  目前,科研人员仍在“罗布泊钾盐矿区植物引种试验示范基地”持续进行极重度盐碱地植绿试验。“我们希望通过试验,继续扩大绿化面积,让这里的人看到更多绿色。”李从娟说。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