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郎山》:崎岖川藏路 壮烈英雄歌
来源:中国民族报 刘欢霄 发布日期:2021-08-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四川甘孜州歌舞团以“脱贫攻坚感谢致谢”为主题,在广东江门进行文艺交流演出。图为男子组合唱节目《歌唱二郎山》剧照。黄烨倩摄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一首《歌唱二郎山》整整传唱了70年,表达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决心,也饱含着人民解放军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谊,许多人都记忆犹新、耳熟能详。

  《歌唱二郎山》创作于1951年,由著名革命歌曲《千里跃进大别山》《祖国万岁》的作曲时乐濛作曲,洛水作词,男高音歌唱家孙蘸白首唱。歌曲形象鲜明,曲调流畅,脍炙人口,不仅唱出了官兵战士不畏艰险的革命豪情,也唱出了西藏群众对天堑变通途的渴望。

  和平解放前的西藏,是我国境内唯一没有公路的地区。1950年4月,川藏公路在雅安金鸡关破土动工。一面进军,一面修路,中国人民解放军18军和藏汉人民组成11万筑路大军,投身于世界屋脊上第一条公路的建设之中。

  位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横断山系之间的二郎山,是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是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在陡峭险峻的二郎山,战士们不仅要解决没有现代化工具和后勤保障的困境,更要面对高寒缺氧、冰雪封山的恶劣条件和猛兽出没、地质灾害频发的威胁。

  1951年,西南军区文工团来到二郎山筑路第一线进行慰问演出。当汽车爬行在崎岖的山路上,歌唱演员孙蘸白在颠簸中独自思索:战士们昼夜辛劳,如果给他们唱一些民间韵味浓郁且又反映筑路生活的歌曲,一定会让他们感到放松和亲切。刚好,时乐濛创作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中有一首《盼望红军快回家》,歌曲的风格轻松愉快。文工团副政委魏风得知这个想法后,决定采用这一曲调,并将填词的任务交给了洛水。

  洛水此前并未写过歌词,但被筑路战士的精神打动的他,根据一路的见闻和工兵筑路部队指挥部办的小报上的事迹,仅用3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创作。这样,一首饱含藏汉人民友谊,体现人民战士革命情怀的歌曲《歌唱二郎山》就在青藏高原隆隆的开山炮声中诞生了。

  新歌出来后,孙蘸白只有一个晚上的练习时间。夜深人静,他低声试唱,脑海里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出筑路战士们挥汗如雨的施工场面,耳边一波接一波地回响起热火朝天的劳动号子。从满天星斗到天空泛白,孙蘸白的眼睛一直被泪水湿润着。他自己也说不清,是被战士们感动了,还是被歌曲感动了。

  次日,在文工团首场慰问演出上,《歌唱二郎山》第一次和观众“见面”了。孙蘸白刚唱完第一段,会场就沸腾了,潮水般的掌声夹杂着叫好声、喝彩声,不绝于耳。第一遍刚唱完,战士们就齐声高喊:“再来一遍!再来一遍!”就这样,在战士们的要求下,孙蘸白唱了一遍又一遍,台上台下激情与泪花交织在一起。很快,“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的歌声就响彻了整个工地。

  随着文工团和战士们的传唱,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飞过二郎山,飞向全国每一处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

  “好的文艺作品永不过时,永远是鼓舞人民前进的动力。”在《歌唱二郎山》的影响下,原18军战士冀文正便有心收集民间音乐。他3次自费进入西藏墨脱县,在当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找老人录下了珞巴族、门巴族近200个小时的民间说唱,以及原生态歌曲2000首左右。这些已成“绝唱”的宝贵文化遗产为现今研究珞巴族、门巴族音乐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今年,在西藏、四川等地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晚会上,《歌唱二郎山》屡屡被唱响。作为歌颂新中国建设者们的一座有声的丰碑,《歌唱二郎山》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