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高新区后岗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李晓东 发布日期:2021-09-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团结固,则百业兴。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后岗村就是一个因民族团结而兴旺的典型。后岗村是回汉群众合居村,回族占总人口的35%。十几年前的后岗村,邻里矛盾纠纷不断,是个“乱子村”。自2008年, 张明武成为后岗村党支部书记,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他牢记组织的重托、群众的信任,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完善设施、改善民生、发展产业、促进和谐,使后岗村蜕变成为无治安案件、无违法犯罪的“先进村”。近年来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先进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现在的后岗村,“小康楼”林立,村容村貌整洁,民族团结、邻里和睦、产业兴旺,村民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村级产业和群众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各族群众过上了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畅通民意听诉求,夯实民族团结根基

  后岗村是一个回汉混居村庄,只有处理好回汉村民关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后岗的稳定和谐才有保障。

  经过调研和思考,后岗村建立了“周四说事”工作制度,每周四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及“两委”成员重点接待群众“说事”,通过民情调查、政策宣传、答疑解惑、集体讨论等多种方式,答复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立即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填写说事备案登记表,由村两委持续跟进解决。此外,后岗村还探索出“2+4”工作法、党员划片定岗联户等工作举措,整合后岗村建立的法律顾问工作室、人民调解室、周四说事工作室、信访事项代办室等工作职能,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咨询、关系调解、法治讲座等活动。在村民问题纠纷调解上,村两委保证做到“一碗茶水端的平,两个肩膀闲不住”。通过民情调查、政策宣传、答疑解惑、集体讨论等多种方式,既拓宽了群众诉求渠道,又为群众解决问题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进一步促进村庄和谐发展及乡村文明建设,使说事人“带气来,和气走”,利用村内退役士兵人数较多的优势,特组织成立了“和气连”,推选军分区后勤部退休老干部张贵玖任和气连名誉连长,带动大家发扬军人作风,引领退役士兵为家乡发展、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推选“和干部”,即团结退休村干部,让他们退休不退岗,为村庄建设、乡风文明出谋划策。建设了“和为贵·文化广场”“和为贵民族文化展览馆”,一幅幅照片、一本本详实资料,生动讲述了后岗村回汉两族群众互亲互助、和谐发展的历史故事;展现了后岗村回汉两族群众,共同生产生活,缔结了深厚的民族友谊,成为和和睦睦亲家人;展示了后岗村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一个个场景和取得的成效。

  如今的后岗村 ,群众反映的矛盾越来越少,笑声越来越多;诉求越来越少,建议越来越多。经过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后岗村已连续十几年无信访、无治安案件、无违法犯罪,成了远近知名的“和谐村”“先进村”“小康村”。

 

  多形式宣教,营造民族关系和谐氛围

  近年来,后岗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主线,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为抓手,将基层党建、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使全村各党组织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有事你找我,服务乐呵呵”是后岗村党员的做事标准,村里每月对党员进行量化积分考核评定,让党员的先进性“看得见”,使党员从以前“看到事情躲着走”转变为现在“遇到困难迎着上”,积分优秀的党员比例达到80%。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凝聚人心是出发点。后岗村坚持采取以会代训、印发宣传材料、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同时,结合村内在外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及时掌握团结稳定信息,保障群众对村各项工作的知情权,后岗村于2013年建立了 “手机微信群”。目前,该群已有用户400人。通过微信群,定期推送政策法规宣传,密切干部群众的交流沟通,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隐患,动态掌握信息,为妥善调解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全村的团结稳定工作带来了便利。村委会通过微信群发布就业信息,公开村务工作,接受村民监督,将民主、公开、监督、知情权等各种权利交还群众,让微信群不仅成为“招聘站”,也成为党员群众的“连心桥”,缩短了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架起了村干部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大力宣传教育,村里越来越多的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从不懂到熟悉,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由不关心到重视,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美好生活为方向,迈向乡村振兴新目标

  后岗村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目标,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争当乡村振兴领头雁、排头兵,坚定信仰、培育人才、做强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走上经济发展繁荣富强之路。继续推进旧村改造,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建设了民族文化馆、党史馆、民俗馆、儒学讲堂、文化广场等,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加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发挥中草药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积极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按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中草药材管理与监督,生产与经营,服务与跟踪,技术与防治的有效结合。去年与药企合作订单种植桔梗、防风、苍术、芍药等中草药400余亩,长势良好,每亩纯收入2000元,年收益达到80万元,并聘请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农科院的专家为中药材种植进行技术指导。此外,利用旧村改造结余土地,打造耕读农庄·休闲后岗体验园,打造民族文化一条街、生态田园采摘观光园、中草药种植基地、农耕参与体验区,推动现代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60余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2000元。后岗的美丽乡村建设真正成为村民全体参与、全体管理、长期收益的民心工程。

  后岗村的可喜变化是济宁高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济宁高新区还将着力打造一批叫得响、有活力、能复制的民族团结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模式,以典型示范带动整体工作提升,让群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