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资助育人工作——每个学生的梦想都应当得到支持
来源:中国民族报 梁任晖 谭敏 发布日期:2021-12-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每年入冬之际,中南民族大学总会上演温暖人心的一幕——免费向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的学生发放冬衣、棉被。

  “学校免费提供的冬衣,给我们带来了格外的温暖!”今年“双十一”当天,在该校“冬衣试穿”现场,管理学院一个学生对学校的暖心举措表示感激。试穿结束后,工作人员将根据学生选择的款式、尺码,把新衣服和新棉被打包“送上门”。

  这项活动已在中南民族大学开展多年,是该校“资助+教育”一体化育人的缩影。

  近年来,中南民族大学铺就全员覆盖、全程受助、全面受益的资助网络,用好每一分钱、做好每一件事、关注每一个人,形成了“受助—自助—助人”的资助育人模式。

 

  用好每一分钱 推动帮扶精准化

  “老师对我说,学校绝不会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回想起老师来家里谈话的场景,新疆籍学生阿斯姆心里依旧温暖。

  自2015年启动“辅导员边疆行”家访活动以来,中南民族大学老师的足迹遍布新疆、西藏、广西、云南等地。他们通过实地走访学生家庭、“同城互访”等方式,对家庭经济不富裕的学生进行精准帮扶。

  “把每一分钱都扎扎实实用在学生身上!”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资助政策,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

  “数据抓取——重点关注——宿舍走访”。为做好罹患重大疾病学生、重度残疾学生、突发困难学生等群体的资助工作,中南民族大学建立动态数据库,设立救助基金、专项补助、临时补助等资助项目。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南民族大学向因疫情被困的184名本预科生,发放了共计12.64万元补助金;后续为帮助学生顺利返校,向384名学生发放了共计54.53万元路费补助……

  “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学校永远在我们身后!”2021年,山西、河南多地遭受洪涝灾害,给数万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学校立即向受灾地区的78名学生发放了共计7.2万元补助金。

  “谢谢学校给予的资助,给一个遭遇变故的普通家庭带来满满的关爱。”这份补贴如同雪中送炭,安抚了受灾学子的心。

  做好每一件事 真情暖心守护学生

  “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床上用品、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一入学,我便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一个大一新生说。

  每年9月开学,中南民族大学会为家庭经济不富裕的学生提供“入学爱心礼包”。今年,学校为学生发放了面值共400元的“爱心礼包物资提货券”,让他们自主购置所需物品。

  现任中南民族大学自强社社长的小李对当时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那时我领到了一个很大的收纳箱,两个人才抬得起来。”

  始终注重资助工作的人文关怀性,中南民族大学将资助工作细致地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不断优化受助体验。

  “学校冬衣棉被免费发放工作已坚持20余年,近两年采取‘线上一键申请选衣、线下分批试穿、专人配送上门’的方式,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避免款式重样,保护学生隐私。”学校资助中心负责老师介绍,学校还升级回家路费行程补贴,将高铁、动车、普铁硬卧纳入资助范围,“让学生返程路上更舒适。”

  关注每一个人 倡导“资助+教育”一体化

  “我大一的时候,好巴郎工作室才刚创建。”曾任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的阿依佐合热,2014年从新疆来到中南民族大学求学。因“普通话太差”“见识比较少”而深感自卑的她,在工作室帮助下找到了归属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辅导员。

  “是工作室老师的帮助和鼓励,让我找回自信,顺利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她说。

  中南民族大学积极推进“成长守望计划”,先后成立蓝途、小荷、好巴郎、石榴红等学业发展辅导工作室,帮助受助学生解决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成立了多支资助育人学生团队,强化学生“服务、回馈、奉献”的责任意识,受助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励志典型人物。

  “这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小李,在湖北巴东县瓦屋场小学的支教活动中受益良多,“我是一名受助学生,是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让我能进入梦想中的大学校园,我希望能把这份温暖传递给孩子们。”

  现已毕业的杨继雄,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扎根基层。

  杨继雄来自云南元江县,他通过勤工俭学,加上国家助学金、校内资助,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时,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基层工作。回想起母校的培养,他说:“要常怀感恩之心,时刻不忘回馈社会。”

  “虽然学生们的家庭起点不一样,但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梦想都应当得到支持,一个都不能少!”中南民族大学资助中心负责人说。

 

 

(编辑:王春雨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