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
来源:《学习时报》 吴昊昙 发布日期:2022-01-2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创作的壁画《雅典学派》中立者左为柏拉图,右为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作为最早传入中国的古希腊著作之一,在传播人类古老的政治智慧上发挥了领路者的重要作用。2019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希腊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希腊《每日报》发表题为《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给遥远的中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丝之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中还写道:“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也早就传入了中国。”

  在中国,亚里士多德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古希腊先哲。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斯达奇拉城,少年时入雅典柏拉图的书院学习,直至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一生对恩师柏拉图都格外敬重,留下了“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千古名言。离开雅典之后,亚里士多德访问了小亚细亚和米提利尼,并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成为亚历山大的教师,极大地影响了亚历山大的思想。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即位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郊区,设立书院,收徒讲学,直至公元前322年去世。亚里士多德一生致力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都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对全人类的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促使其对政治学本源问题进行追寻和思考。公元前4世纪,正是希腊奴隶制社会的危机时期。惨烈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给希腊社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土地荒芜,工商业停滞,小农经济和手工业者破产,大奴隶主、大土地所有者、投机商人和高利贷者趁虚而入,大肆兼并土地,聚敛财富,导致中小奴隶主经济的崩溃和大奴隶主经济的扩张。许多人破产,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对城邦之中的富人和豪强的统治十分不满。柏拉图曾直言此时的希腊诸城邦俨然已经分裂为对立的两大阵营,一个是穷人的城邦,一个是富人的城邦。因此,在希腊各个城邦国家中,奴隶主阶层和贫民之间、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冲突日趋激烈。如,斯巴达爆发的基拉东自由贫民的起义,科林斯爆发的自由民下层反对寡头势力的流血斗争和阿哥斯爆发的“棍棒党”起义,等等。风起云涌的起义严重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进一步加速了希腊城邦的衰落。亚里士多德担心希腊的分崩离析,因此苦心孤诣地探求城邦稳定和富足的政治学路径。

  在亚里士多德的诸多著作中,《政治学》被誉为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之作,也是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在亚里士多德之前,西方已出现一些著名政治家,如梭伦、伯利克里,但他们没有留下政治论著;苏格拉底虽然留下片段的政治见解,却难以称其为政治论著;柏拉图虽留下《理想国》,但这部著作更多是杂糅了哲学、伦理、教育以及政治的混合著作,难以说创立了西方政治学的独立体系。唯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是一部专门讨论政治问题和原理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本人也高度评价政治学研究的价值。他在阐述世间学问时曾说,“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政治学比其他学科都更为重要,是“主要的学科”“最高的科学”和“最权威的科学”。这是因为“人类在本性上为一种政治动物”,而政治学的“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即城邦国家的公共利益。

  《政治学》一书的实际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对两种问题的讨论:一是关于政治理论的讨论;二是关于现实政制的讨论。亚里士多德认为虽然人类各种团体各有其目的,其组成和治理的方式亦各异,但是政治团体在于实现善业,具有最高尚的目的。而城邦作为政治团体不仅使人类可得到更广泛的经济自给,而且使他们能够进而向往优良的道德生活。为了找寻实现人间至善的途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从多个层面剖析了政治事务的本质和要术。在《政治学》的诸多精辟论述中,对后世政治学研究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亚里士多德对城邦政体的分类和评析。

  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停留在对政体的简单划分上,他还试图找出理想政体和维持政体稳定的方法。为此,他强调理想的政体必定有助于使全体公民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终极目的就是公民的“优良生活”。同时,政体要因地制宜,最好的政体,实际上是各个城邦根据具体条件施行的政治制度。因此,可以看出,虽然亚里士多德着颇多笔墨论述城邦的形成、政体的划分、政体的变革和公民的教育等诸多话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他的核心要义只有一个:为全体公民寻求达至幸福美满生活的政治解决方案。这一民本思想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最核心最根本的政治理想。

  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在同一时期的中国亦有先哲阐述。亚里士多德强调一切政治均以公民的优良生活为根本目的,一切追求全体公民共同利益的政体才是理想政体。与此相似,同一时期中国的先哲孟子提出民本思想。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期望实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体制,渴望国民过上百亩之田、五亩之宅,可以衣帛,可以食肉,可以无饥的生活。这些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可谓异曲同工。

(编辑:牛锐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