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2-12-0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王岱舆:伊儒会通的先行者

金贵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唐宋时,穆斯林中就不乏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如蒲寿宬作《心泉学诗稿》。到了明末清初,出现了将阿拉伯文经典译为汉文的“汉启他补”运动。此运动对于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影响。著名伊斯兰教学者王岱舆成为开启和促进伊儒会通的重要人物。

  王岱舆,又名“真回老人”,据历史学家白寿彝在《王岱舆传》中考证,王岱舆大概生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逝世于清顺治年间(1657年-1658年),南京人。其先祖于明洪武年间来华朝贡,因精于天文历算,被授职钦天监,赐居京师(今南京)。王岱舆自幼学习阿拉伯文、伊斯兰教经籍,后攻读中国经史及宋明理学兼及佛道著作,被誉为“学通四教”(指佛、儒、道与伊斯兰教)的回儒,有《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等汉文译著,流传颇广。

  在《正教真诠·自叙》中,王岱舆表达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采取的灵活态度。这不仅促进了穆斯林对儒家文化的了解,也促进了儒家人士对伊斯兰教的理解,进而促成伊儒之间的理解。王岱舆是开启伊儒会通先河的思想家与实践家,他的贡献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发现并解决伊儒之间交往的基本性问题;搭建“一有三”的话语体系,促进伊儒会通;解决伊儒会通中的世俗性差异问题。

  明清之际,影响伊儒之间的交往有两大基本问题:语言与义理。王岱舆发挥自己的语言特长,把阿拉伯文的伊斯兰教典籍翻译为汉文,其主旨在打破“清真之书,儒者罕见”的局面,创造一个儒家人士可以直接阅读伊斯兰教典籍的条件,使儒家人士形成关于伊斯兰教的真实认识,伊儒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有效。

  在义理上,王岱舆开辟了中国伊斯兰教“以儒诠经”的先河。王岱舆所言的儒,具体来说就是宋儒。宋代理学在继承孔孟之学的基础上,对于佛道两家有所借鉴。为了让当时的儒家人士能够理解伊斯兰教的学说,王岱舆研究儒家的“性理、史鉴之书,旁及百家诸子”,努力在政治、伦理、认识论等方面找到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相通点。在政治观方面,王岱舆强调,君王赐中国穆斯林以“田”与“业”,所以中国穆斯林必然要报君王以“忠”。他还提出,一个国家只应有一个君王,臣子不能违背君王的命令。这既是儒家文化强调的“忠君”思想,也是伊斯兰文化中“忠”的内涵。在伦理道德上,王岱舆强调“孝”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穆斯林行孝应与儒家提倡的“修身”相结合,这与伊斯兰文化提倡的重视个人功修是一致的。在认识论上,王岱舆对“知行合一”“格物穷理”,以及“践迹”“升堂入室”这些儒家文化倡导的认识方法表示认同,认为伊斯兰文化同样强调穆斯林要通过学习、观察、反思、直觉、推理,循序渐进认识世界。王岱舆的学说为建立中国伊斯兰教哲学与教义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岱舆在将阿拉伯文经典译为汉文之前,从整体上对儒家文化的“文化意义”进行了“再理解”。儒家文化自孔子以来,历经子思、孟子、二程、朱熹等人的不断开拓,内涵不断丰富与发展。《列子全书》等中有“西方大圣人”之言,王岱舆以此为据,提出孔子也知“西方有圣人焉”,即东西方都有圣人出,如此为伊儒会通创造依据。王岱舆创造性地使用“真一”“数一”“体一”“人极”等富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概念,促进伊儒会通。伊斯兰教界也极为认可这样的中国化表述。精通伊儒学问的金天柱后人金世和就曾经说过,王岱舆的《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所阐述的思想都是重天命的,学习王岱舆的著作可以实现“以汉学而勉求夫回学者”。

  王岱舆的译著使一些儒家人士感到极为惊奇,认为伊斯兰教“与吾儒大相表里”,不废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序,也“洁己好施”。

  王岱舆不仅是一位学者,善于理论思考,也是一位阿訇,熟知穆斯林世俗性的日常生活。在沟通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过程中,他极为重视两者在世俗性方面的沟通。比如,王岱舆强调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都十分关注“饮食”问题,两种文化中都有适当节制饮食、追求更高道德目标的内容。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言语”问题,他强调要“节言语”,要知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能言。对于世俗生活中的“名利”,他主张要保持一种隐忍与克制的态度。王岱舆在“言语”与“名利”问题上的立场,既符合伊斯兰文化“中正”的原则,也符合儒家文化的“中庸”原则。王岱舆对伊儒世俗层面的沟通,极大地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体现出伊斯兰教传播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的主动性。

  王岱舆晚年寓居北京,在正阳门外讲经,殁后葬于北京三里河清真寺附属墓地。正因为王岱舆开拓性的成就,在他去世之后,马忠信、伍连城等弟子开始整理、传抄他的各种著作,并积极地宣传其学说与学风。广西提督马承荫也对王岱舆的思想推崇备至,予以积极宣传。王岱舆的学说与学风为后来的穆斯林学者所认可,张中、马注、刘智、马德新等人继续将其思想与学风向前推进。在后世,学习王岱舆的著作成为许多清真寺阿訇提升自我修为的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民族报》(2022年11月1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