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来源:光明日报 袁秀 发布日期:2022-04-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刊发于《求是》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出:“古人讲,‘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语出汉代刘安的《淮南子·原道训》。原句为“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有其生存发展的不同规律和具体特性,百事都有其出现、存在的各种具体根据,却都知道应该保住自己的根本、本源。归根、守根,这种“本根”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有论述。《道德经》中“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荀子·儒效》中“千举万变,其道一也”,《说苑》中“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这些都是在讲,万物纷杂繁多,无论如何变化,都要返归其根源、依照其根本、守住其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是在论述城市历史文化时引述的这个典故。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历史文化不仅蕴含着城市的精神基因,更内嵌着城市的发展密码。守护好“城市之魂”,必须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破坏性开发。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不倒、绵延不绝,就源于守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条根脉。如果不珍惜自己的历史文化,就等于忘记了根本,丢掉了根基,割断了精神命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文明传承、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的大视野中进行观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翻开中国历史长卷,从甲骨竹简到秦砖汉瓦,从诗文辞赋到水墨丹青……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沉浮跌宕中推陈出新、赓续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至今、从未中断湮没的文明形态,成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的历史积淀和精神命脉,成为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坚实根基和基因密码,成为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历史镜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更加需要我们坚守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推陈出新、守正创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文化因创新而辉煌,因发展而精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认识和对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牢牢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寓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和生命活力,在文化的创新发展中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从丝绸之路开辟到玄奘西行求法,从鉴真东渡日本到郑和七下西洋,在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历史变迁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融会贯通,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

  牢牢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和“魂”,从中汲取丰厚滋养,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中华文脉必能在赓续传承中不断弘扬光大。

  (作者系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