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让创建工作成为亮丽名片
来源:中国民族报 邱承 唐永松 发布日期:2022-04-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湖南怀化生活着汉、侗、苗、土家、瑶等51个民族,全市辖5个民族自治县、19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1.91%。怀化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谱写了一曲曲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赞歌。

  坚持“一盘棋”,高位推动创建工作

  怀化市紧紧围绕主线,高站位谋篇布局,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各县(市、区)层层抓落实,将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部署、同推进。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配强工作人员,定期研究创建工作,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新晃侗族自治县推行“创建+党建”模式,组织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芷江侗族自治县把创建工作作为强基工程、亮点工程、“一把手”工程,形成“分片包乡、分行业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麻阳苗族自治县明确创建工作成员单位职责,形成全县“一盘棋”工作格局;

  会同县广泛组织开展“围炉夜话”活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倾听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困难……

  截至目前,怀化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4个、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2个、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2个,12人(次)、10个单位分别荣获国家级、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创新载体,民族团结成为自觉行动

  在怀化,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植于各族群众心中,凝聚起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怀化市民宗局负责人表示。

  怀化市把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2021年,新晃县晃州镇第一完全小学、芷江县芷江镇三里坪小学和沅陵县第三中学成为首批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为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芷江县第三中学成为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

  怀化市把培育典型、示范引领作为重要抓手,把“讲好道理”同“讲好故事”相结合,持续挖掘、选树和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半个世纪前,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年医生杨文钦立下“改变家乡山区缺医少药面貌”的誓言,带着藏族妻子扎西志玛回到新晃侗乡服务基层群众;芷江县第三中学音乐教师武丽华奔赴新疆吐鲁番,照亮孩子们瑰丽的音乐梦想……在怀化,民族团结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增进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悠扬的芦笙、动听的侗族大歌、热情的多耶舞……每逢岁末,芷江县碧涌镇哨田村黄畲侗寨都热闹非凡,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共度侗年。

  怀化市把创建工作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度融合,多举措促进各族群众交流,增强文化认同。高度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打造了大戊梁歌会、“三月三”、“四月八”姑娘节、“六月六”歌会、飞山文化节等一批民俗文化品牌;引导文艺界以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和红色基因传承为素材,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秋千、射弩、蹴球、高脚、陀螺等一大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得到传承和发展。通道县坪坦乡新建文化广场,组建芦笙表演队和文艺宣传队,创建文创基地,打造文创产品;新晃县出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全县89个项目被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

  加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走进沅陵县二酉苗族乡,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农业产业基地生机勃勃,产销两旺。

  “我们大力开展风情小镇建设、景区村打造、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酉乡党委负责人介绍。

  二酉乡的发展,是怀化市深入开展创建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怀化市以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持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项目申报、资金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2016年至2021年,怀化市实施了一大批民生项目,民族地区面貌焕然一新。

  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怀化市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5个民族自治县申报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并纳入国家转移支付支持范围。通过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生态宜居的美好画卷在怀化大地徐徐铺展。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