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江源大地,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芬芳四溢
来源:青海日报 记者 郑思哲 发布日期:2022-05-3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玉树州曲麻莱县牧民聚在一起学习党代会精神。本报记者 陆广涛 摄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民族团结在青海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是深入骨髓的精神基因,是各族人民倍加珍惜的生命线。多年来,省委省政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率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在青海,做好民族工作意义重大,关乎全局。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创造美好生活。”

  出席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代表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行动,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长盛不衰。

  夯实“三个离不开”思想基础

  “今天的青海,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亲如一家,坚定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这是全省六百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也是江源大地之上的真实写照。

  党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德县委书记丁瑞毅对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作为全省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同德县通过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县、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牢牢掌握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寺规僧约,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评选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社、文明校园、文明寺院的主要依据,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在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等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加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基地建设,加大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力度,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党代表、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哇赛乡富钦村党支部书记肉旦表示,要始终把维护稳定、民族团结工作放在首位,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团结村里的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努力提高牧民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让党的民族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让各族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民族团结方有依托,创建成效才可持续。

  高质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示范县建设,高标准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牦牛品种繁育基地;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统筹推进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民生保障……如今的同德,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民生基础。

  丁瑞毅说,同德县通过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种植+养殖+有机肥还田+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和“光伏+牧场+旅游”发展模式,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进程中,创造共享利益机制,不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把生态环保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推进剂,努力探索以循环利用和低碳增长为方向、具有同德特色的生态绿色产业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同样是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筑牢民族团结之基的密钥。

  党代表、西宁市委常委、大通县委书记刘波说,大通县紧紧围绕生态旅游、特色农牧业、高原康养等,打造了一批新型特色产业和品牌,以构建“一核二心三轴四带五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把民族团结进步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为了让不懂藏语的驻村工作队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肉旦主动做起了翻译,架起了第一书记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富钦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带头人,他奔走于县乡村之间,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带领全村群众奋力走上致富路。“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富钦村人均收入达到了9000余元。铺道路、打水井,解决了全村牧民群众出行和饮水问题,同时落实危房改造42套,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实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肉旦说,如今,村子得到了发展,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推动“石榴籽家园”拓展延伸

  促进各民族间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既是民族团结的生动体现,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刘波说,大通县积极开展青少年互动交流活动,促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以“体验式”“沉浸式”的方式,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树牢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价值观。近年来,桥头镇八一社区等3个示范社区被命名为西宁市首批“社区石榴籽家园”,为大通县积极探索“石榴籽家园”服务平台建设积攒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本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实践交流活动,探索实施社区与乡村、单位、企业等联建共建模式,推动‘石榴籽家园’建设向乡村拓展延伸。”

  加强民族团结,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长远和根本在于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民族团结的根和魂。

  丁瑞毅说,同德县始终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县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县域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各个方面,在打造黄河天峡旅游景区和宗日文化旅游景区,以及打造河北石藏丹霞特色小镇,建设好海南南大门等工作方面,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的关系,创造更多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做好黄河宗日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定位融入文章。同时,以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十一进”和“民族团结+”融合发展,选树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案例、先进人物等方式,持续深化思想教育引导,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