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大院:欢声笑语故事多
来源:中国民族报 魏红萍 杨了了 发布日期:2022-07-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立井北社区举行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秦鹏摄

  “欢乐的音乐响起来,我就禁不住想跳舞。平时大家在院子里跳广场舞,今天专业演员为我们表演,过节的氛围更浓了。”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苇湖梁街道立井北社区民族团结大院居民麦尼沙·阿不力孜开心地说。

  7月9日晚,民族团结大院里热闹非凡,由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组织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正在进行中,台上的歌舞表演一个接着一个,台下的居民不时发出阵阵喝彩,欢声笑语中,还不忘和邻居聊聊家常。

  “我做了些饼干和好吃的,明天拿些给您尝尝啊。”居民阿依古丽·牙生对张玉翠说。82岁的张玉翠老人精神矍铄,她已经在这个小区住了40年,大儿子过世后,她照顾着从小瘫痪在床的二儿子,虽然生活不易,老人却乐观积极,邻里关系和睦友好。“好,我明天就去你家串门儿。”张玉翠笑呵呵地答道。

  社区干部和居民知道张玉翠的情况,对她格外关注,张玉翠也在大家的帮助下生活得越来越好。“有啥事,在院子里招呼一声就有人来帮忙,生活在这里咋能不舒心?”张玉翠说。

  “我们大院民风淳朴,平时邻居之间会结对子、认亲戚,互相走动、互相帮忙。”57岁的阿依古丽·牙生在民族团结大院生活6年了,她非常喜欢这里相互帮助、亲如一家的氛围。“大院里每个人都很热心,愿意帮助人。你看这位代大哥,自己做装修,也顺便给大家做好事,谁家有个维修、安装的活,他顺手就给做了。”阿依古丽·牙生指着同桌的代红军说。

  59岁的代红军1993年来到新疆务工,一直租住在立井北社区,一转眼快30年了,他早已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单元楼里扶手坏了,他去修,怕楼上老人上下楼跌倒,他在墙壁上焊上扶手。“在这里生活久了,感觉谁也离不开谁了,自然而然就会把别人的难处当成自己的难处。”代红军说。

  麦尼沙·阿不力孜说:“我家里灯泡坏了,柜子门掉了,找代大哥帮忙,他从来都是随叫随到,就像自家哥哥一样。”

  立井北社区党委书记皮跃介绍,这个民族团结大院就是立井北社区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社区一直努力打造民族团结、居民富裕、社会安定社区,选树了一批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实现行行有典型、层层有示范、处处有标杆,引领带动社区居民自觉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活动。“目前,辖区共有各级民族团结示范户119户、示范楼栋2个、示范单元2个,民族团结大院(小区)1个。”皮跃说。

  在民族团结大院里,随处可见结伴纳凉、聊天、散步的居民,大院里那些互帮互助的身边人身边事,也是居民们聊天时津津乐道的话题。41岁的吾斯曼·喀斯木尽心尽力照顾83岁的马魁禄老人,现在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好了;佐然木·麦麦提为楼里的老人买菜、买米、送饭,多年没有间断过……

  “如今,小区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这个老旧小区有了新物业公司,所有的楼栋都做了外墙保温,小区的绿化也越来越好了。”阿依古丽·牙生说,“各民族相亲相爱,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发生,大家互帮互助,日子越过越幸福!”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