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河畔话情长
来源:中国民族报 陈振华 韩志祺 吕昊俊 发布日期:2022-07-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内蒙古兴安边境管理支队乌兰毛都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边境生产作业点与牧民话家常。  韩志祺摄

  七月兴安,满眼碧绿。

  美丽的乌兰河蜿蜒流淌,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飘落在乌兰毛都草原。河流无声,默默养育了一代代草原人民,见证着内蒙古兴安边境管理支队乌兰毛都边境派出所民警与牧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情意绵长。

  “老毛”与老乡的“板凳情”

  “有困难,找‘老毛’。”牧民们口中的“老毛”,是乌兰毛都边境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毛旭明。曾经的“维和尖兵”,这些年逐步转型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民警,是当地有名的“爱管闲事儿”的“和事佬”。

  草牧场纠纷事关农牧民收入,是牧区常见的矛盾纠纷。今年5月,毛旭明在走访时发现,牧民白某和额某因为草场使用权的问题存在矛盾,甚至有时会借着酒劲儿吵一架。为此,毛旭明多次将两人带回调解室,耐心地进行调解,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工作始终无果。

  “想为牧民解决问题,就要和牧民坐到一条板凳上想问题!”毛旭明总结以往经验,调解室里调解不成的矛盾,往往在炕头上、地头里反而容易化解。自此,毛旭明经常带上一条小板凳,叫上白某和额某在树荫下一起拉家常,在潜移默化中给两人普法律、讲道理、谈感情。两人逐渐冰释前嫌,并在毛旭明的提议下各退一步,分别在自家草场割让出50厘米距离作为分界线。

  毛旭明的调解方法,被当地派出所亲切地称为“板凳交涉”,并作为草牧场纠纷的典型案例在驻地推广。后来,毛旭明还通过“炕头会”“板凳谈”“地头聊”等方式将调解工作持续前移,在密切警民关系、促进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团结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圆了大妈让传统手艺走红的梦想

  “这款刺绣包的绣花全是驼绒线,质量‘杠杠的’!”日前,乌兰毛都苏木“带货主播”斯琴,在直播间向网友介绍自己制作的衣帽、围巾、手包等蒙古族刺绣产品。借助直播平台,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产品持续热销。

  4年前,斯琴被确诊患有宫颈癌,先后经历了5次化疗和放疗。面对昂贵的医疗费,她几乎对生活失去希望。

  一次,乌兰毛都边境派出所民警蔡磊磊在走访中发现,斯琴情绪异常消极,一瓶放在桌下的农药更是引起他的警觉。于是,蔡磊磊开始经常看望她,陪她聊天,帮她树立生活的信心。

  聊天中,蔡磊磊了解到斯琴从小就跟着长辈学习刺绣。精于刺绣的斯琴,希望有一天传统手艺也能走红。蔡磊磊记在心头,一边帮斯琴申请大病补助,一边与苏木“志愿服务队”联合打造“爱心直播间”,陪着斯琴一起学习带货知识和直播技巧。

  让斯琴没想到的是,第一场直播就赚来了满满的人气,网友纷纷留言“上链接”。随着人气越来越旺,蔡磊磊还邀请手工艺者与斯琴联合举办手工艺课堂。在直播间讲授制作蒙古族传统刺绣品、马鞍、民族服饰等技巧,让网友感受到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着生活状况逐渐好转,斯琴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身体也慢慢恢复。“那时磊磊每天都来看望、鼓励我,不仅让我有了信心,还帮我圆了让传统手艺走红的梦想。”谈起过往,斯琴十分感谢派出所的帮助。

  2021年,斯琴获评内蒙古自治区非遗文化传承人。而凭借网络直播带货的走红,她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带货主播”。

  助大叔成为“羊老大”

  同往常一样,7月6日,乌兰毛都边境派出所民警李卓源来到帮扶对象苏和大叔家中。远远看到李卓源的到来,苏和热情地迎了上去。

  5年前,刚分配到派出所工作的李卓源与64岁的蒙古族牧民苏和结成“帮扶对子”。学蒙古语、打牧草、剪羊毛……凡是牧民生活需要的,他都一样样向苏和学习。

  苏和年轻时受了伤,导致右眼失明,家中有80多岁的老母亲和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前些年,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李卓源看在眼里、愁在心里。

  不久,李卓源发动派出所民警捐资,为苏和购买了5只羊,并承诺“赔了算他们的,赚了都是你的”。后来,在当地干部和民警的帮扶下,勤奋好学的苏和大力发展肉羊产业,短短几年间就把5只羊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只,迈上了致富路,成为当地有名的“羊老大”。

  苏和成为“羊老大”的故事,是乌兰毛都边境派出所服务驻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动缩影。

  长期以来,派出所每名民警与牧民结对子,帮助开展畜牧业生产,为乌兰毛都苏木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苏和一家的年收入更是近百万元,不仅盖了新房,还买了小汽车。如今,他逢人便说: “是党的好政策和民警的帮助,让俺们过上了好日子!”

  工作之余,李卓源依然习惯到牧民家中来回奔走,帮着老乡解决生活困难。他说:“我喜欢和老乡们生活在一起,看着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生活有奔头,打心底里高兴!”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