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市: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2-07-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甘肃省武威市是丝绸之路由东向西进入河西走廊后的第一重镇,自古就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地。长期以来,各族群众在这里胼手胝足、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结下了深厚感情。近年来,武威市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各区、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书写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崭新篇章。

  凉州区:打好“组合拳”,画好同心圆

凉州区执法局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

  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高位推进,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着力打造具有河西走廊特质和区域特点的“凉州品牌”。

  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创建基础。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出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任务分解、测评指标、督查办法、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推动创建工作抓实抓细。将民族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区级督查巡察、党建述职、意识形态责任制和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增加对镇(街道)、部门统战(民族宗教)工作考核的赋分权重,确保把中央对于民族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创建工作。完善民族事务委员单位工作制度,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民族工作职责,建立完善主体在区、延伸到镇(街道)、落实到村(社区)的三级民族工作体系,确保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织好“宣传网”,营造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理论政策法规宣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测试等活动,引导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创建工作。推动“融媒体+民族团结进步”,广泛宣传创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拓展“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渠道,组织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线上挑战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做好“组织员”,凝聚智慧力量。深入挖掘凉州历史文化资源,常态化开展“凉州贤孝大赛”“群众大舞台”“百姓文化广场”“送文化下乡惠民演出”等群众性文艺活动,开展“书香凉州全民阅读”“诗词朗诵活动”,打响“书城不夜”凉州品牌。举办“手拉手心连心·各族儿女心向党”书画摄影展和主题征文活动,编印《石榴同心·筑梦凉州》丛书,引导各族群众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一步凝聚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的智慧和力量。

  当好“领头雁”,注重示范引领。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村(社区)、进镇(街道)、进学校、进军营、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家庭、进医院、进景区景点“十进”活动,按照“一厅一路一公园一广场一长廊”示范点创建思路,积极培育打造23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示范典型,辐射带动创建工作全面覆盖、整体推进。截至目前,凉州区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示范区示范单位8个、示范家庭6户、模范个人5名,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示范区示范单位10个、教育基地1个、示范家庭30户、模范个人7名,形成了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民勤县:“八项举措”促创建

 

民勤县乡村记忆博物馆民族文化长廊。

  近年来,民勤县以“八项举措”为抓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领导,绘制创建路线图。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带头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分析研判民族工作形势,解决困难和问题。完善民族事务委员单位工作制度,健全三级网络和两级责任制,明确创建工作思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印发工作方案,投入专项资金,举全县之力争创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助推武威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打造河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门户市。

  保护生态,共建美好新家园。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行动,打造生态建设示范区,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民勤防沙治沙纪念馆入选武威市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昌宁镇四方墩青梭生态公益林基地被命名为甘肃省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探索出社会各界共同深度参与荒漠化治理的成功范例。

  提质增效,激活发展加速器。贯彻新发展理念,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之路,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生态工业,立足特色沙漠生态风情和深厚文化底蕴,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千方百计增加各族群众收入。

  融合互促,丰富文化调色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民族团结+文旅融合”工作机制和格局。深入挖掘沙井文化、苏武文化和乡村历史文化内涵,开发苏武牧羊、大漠灵驼、沙漠雕塑等系列文创产品,打造苏武沙漠景区、红旗谷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样板和文化品牌。

  教育引导,用好宣传助推器。积极在主流媒体刊发文章,在新媒体平台开设“沙海绿洲·石榴花香”宣传专栏,制作专题片。打造创建示范点42处,打造教育阵地7处,打造示范街(巷)道12条,在公园、广场等地设置大型宣传牌,在公共区域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歌咏比赛等主题活动,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加大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教育基地、模范集体、模范家庭和模范个人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联创共建,搭建团结连心桥。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建立民族团结联创、区域发展联建、精神家园联筑、节庆活动联办、社会治理联动的互动机制。红沙岗镇、南湖镇发挥地缘优势,与阿拉善右旗巴彦高勒苏木、阿拉善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区域联创共建。

  民生普惠,铺就共同致富路。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两头对接机制,实现双向服务管理。开展产业帮扶,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建立医保共享机制,实现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建设综合文化站、民族团结书屋、宣传长廊、同心广场等,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防范化解风险,细耕稳定责任田。结合“平安民勤”建设,不断夯实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管理体系。加强摸底排查、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预案制定,排查化解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各种风险隐患,让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牢牢占据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持续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古浪县:携手奋进,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古浪县各族群众在治沙造林绿化家园的路上。

  近年来,古浪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扎实开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宣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县委、县政府年度工作要点,建立完善创建工作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中。

  坚持多元协同推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按照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要求,精心打造民族团结主题广场、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八步沙民族团结进步展厅、感恩新村民族团结军民共建展馆等一批宣传教育阵地。整合行政资源、阵地资源、节日资源,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大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郭万刚、胡中山、贺中强3人荣获“中国好人”称号,郭万刚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八步沙林场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

  坚持增进民生福祉,携手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1年,古浪县民生支出38.1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24%。加大与天津市蓟州区沟通协作力度,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携手绘就“山海情深”新画卷。2021年,落实帮扶资金5800万元、帮扶项目18项,教育、就业、医疗、卫生、文化、环保、人才等方面的支援和协作力度明显加强。

  坚持拓宽平台载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中小学全覆盖实施各民族学生合校,在校各民族学生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共同学习生活、共同成长进步。设立联络点,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排忧解难,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擦亮“丝路要塞·红色古浪”旅游品牌,发展红色研学游、沙漠观光游和乡村休闲游,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载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坚持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将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作为依法治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要内容。推动基层普法阵地建立专区、专栏,常态化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开展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让互联网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天祝藏族自治县:撒下团结“金种子”

  

天祝县税务局工作人员为牧民宣讲减税降费政策。

  天祝藏族自治县按照“把方向、强阵地、讲故事、促融合、抓同创”的创建思路,持续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努力创建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展示地。

  全面动员,精心谋划建机制。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印发《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天祝县创建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展示地实施方案》,建立完善民族事务委员单位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举措,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创造性。

  全域覆盖,建强阵地抓宣传。建强线上线下“两个阵地”,打造天祝县民族团结进步石榴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民族团结广场(公园)及“和谐天祝”“流香岁月”主题雕塑,沿400公里风情线、63个美丽乡村建成民族团结进步长廊。在“藏乡天祝”APP开辟专栏,邀请主流媒体深入采访,挖掘整理“一架战斗机”“一面锦旗”“一个红色私塾”等民族团结故事。

  全员参与,凝心聚力促融合。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各族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提供帮助。持续加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深入开展“一家亲”“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等联谊交流、互帮互助活动。全面实施“金种子”等六大工程,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暨“三下乡”服务活动。全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华锐藏族民歌、土族格萨尔、华锐唐卡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华锐藏医藏药、华锐则柔等6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编辑出版《华锐民歌》等图书,创作《民族团结迎宾曲》、“民族一家亲”表情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全力推进,惠及民生助发展。准确把握发展定位,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开展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科教兴县、文旅活县、依法治县“五大行动”,全力抓好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城镇提升、工业转型、商贸重振、教书育人、社会治理“八件大事”,努力建设兴旺、绿色、富裕、魅力、活力、开放、幸福、平安天祝,发展壮大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产业”,打响“一都四乡”地域品牌,“青藏之眼·绿色天祝”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全面提升,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健康天祝”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22年,天祝县共谋划实施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168项,其中美丽乡村、黄河流域庄浪河县城段水生态综合治理等14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际成效不断转化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字、图片均由武威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