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来源:人民网 孟哲 发布日期:2022-08-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全国3万余家种业企业中遴选了69家农作物、86家畜禽、121家水产种业企业机构,集中力量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加快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

  种业,涉及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重要的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带动中国粮食连年丰收。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尽管如此,我国种业发展仍面临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育种创新水平不高、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环境亟待优化等问题,亟需破难题补短板。

  正因如此,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不仅要“破难题”聚焦少数主要依靠进口的种源,也要“补短板”充分挖掘优异种质资源,在品种产量、性能、品质等方面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更要“强优势”加快现代育种新技术应用,巩固强化育种创新优势,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转变,我们要坚定信心,正视差距,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从源头上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种业要振兴,关键要创新,企业是种业创新的关键主体。《通知》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提出“把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把阵型企业作为企业扶优的重点对象”“把推进‘三对接’作为企业扶优的重要平台”“把创设扶持政策作为企业扶优的重要手段”“把净化发展环境作为企业扶优的重要保障”“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作为企业扶优工作的重要要求”。“六个重要”落地落实落细,确保实施一条,见效一条,必将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的种业发展新格局,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粮食安全筑牢种业基石。

  为解决好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真正让种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通知》提出,支持科研单位与阵型企业对接,开展科技、资源、技术、人才长期战略合作,共享国家科研设施平台,共建研发平台或产学研创新联合体;鼓励金融机构与阵型企业对接,推出更多适合种业特点的金融保险产品,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形成长期稳定支持。种业企业加快联结科研院所和资本,打通研发、市场,不仅提高了行业门槛,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优,让企业拥有更多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更有助于推动种业向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加快行业创新发展。

  种优则粮丰,粮安则民安。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科研单位、种业企业、金融机构等方方面面,覆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在进一步改革完善种业发展体制机制的同时,要更好地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种业装上更多的“中国芯”,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