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昆明就是一家人”——昆明市高质量推动城市民族工作综述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余红 发布日期:2022-08-2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昆明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统领,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推动城市民族工作,使昆明城市民族工作呈现新气象、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连心交心”进得来

  用心用情用智服务好城市“新居民”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每天傍晚,在优美的旋律中,昆明市盘龙区鼓楼街道桃源社区各族群众在民族团结广场上载歌载舞,呈现出一幅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

  截至2021年底,昆明市总人口846万,少数民族总人口169.97万,其中包括户籍人口97.76万人,流动人口72.21万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全市流动人口的24.5%。

  基于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昆明市坚持践行“来到昆明就是一家人”的承诺,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强化机制建设和强化调查研究,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网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昆明市坚持问题导向,主动适应各民族跨区域流动的大趋势,用心用情用智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让他们共享城市的温度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建立综合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昆明市公安局、昆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分别开发“安家昆明”“昆明租房备案”微信小程序,实现了动态信息要素互动采集、互动管理;昆明市政府办公室建设“昆明市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平台”,初步建立起全市流动人口数据库;昆明市民族宗教委开发“城市民族工作综合服务”微信小程序,实现“指尖办事”“掌上办事”,为流动人口提供便捷的服务。

  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确保在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创业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法律维权等方面享受同政策、同待遇。通过“昆明智慧就业”平台为求职者推荐岗位,提升求职成功率,加强创业就业培训,助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同时,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教育服务均等化,让各族学生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建设“12348”法律援助资讯专线平台,打造“智慧法律服务”,成立昆明市少数民族法律维权中心,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跨区域协作机制,与全省各州市及四川省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签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联动协作协议》,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流出相关工作有效衔接。

  “安心暖心”融得入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全心全意服务各族居民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体现。我们社区始终坚持入户走访,针对居民实际问题进行精准研究、靶向解决,以温馨服务不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各族居民。”昆明市官渡区太和街道和平路社区党委书记段永芬说。

  一份社区读物,体现了社区城市民族工作的创新思维——2011年,和平路社区在全省社区中率先编发《社区民族团结报》宣传读物,以此促进辖区单位、商户、居民更多了解社区事务,进而参与社区建设。这份读物内容丰富,有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社会动态等内容,还有“家务事”“居民心声”,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昆明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城市民族工作提供政策支撑。

  昆明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推进各族群众相知、相亲、相惜,搭建各族群众精神相依的纽带。从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重视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重视丰富群众性活动、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保护、重视引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5个方面,昆明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和群众教育,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在广大中小学开展“五旗五徽五认同”主题教育活动,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中华民族一家亲群众教育馆、红石榴主题街区以及各类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的作用,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础。打造“丝路云裳·民族时装周”“昆明民族大舞台”“百家宴”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引导各族群众融入城市社会活动,同声歌唱、同台娱乐,持续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共识。在全国首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项目建设,让讲文明、懂规矩成为各族群众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共同价值追求。

  “齐心知心”过得好

  在城市中共建共治共享

  2021年元宵节,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翠湖社区工作人员与辖区居民“云”上相约制作汤圆,各族居民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云端元宵节”。

  “虽然疫情不能让大家相聚,但网络却可以让我们无距离。”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活动采取现场制作、全过程拍摄、网络直播的方式举行,让各族居民共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昆明市民族宗教委城市民族工作处负责人介绍,昆明市把社区作为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以“三个融合”推动建设共治共享社区,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逐步推动“居住嵌入”“文化嵌入”“心理嵌入”,让社区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近年来,昆明市城市民族工作坚持与基层党建相融合、与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融合、与社区治理相融合,将城市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主阵地、主渠道,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双融合双促进;开展社区民族团结楼院、民族团结家庭评选活动,营造“学有标杆、赶有榜样”的浓厚氛围,形成金星社区“民族团结百家宴”、盛高大城社区“邻里守望站”等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和样本;探索建设45个社区“一家亲”工作站,全面推行“设立一个法律援助中心,发放一张联络员服务联系卡,成立一个互帮互助家,打造一所文明公民学校”“四个一”工作措施,为流动人口提供精准服务。

  “为推动城市民族工作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促进服务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我们加强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推行‘楼栋长’和‘十户长’制度,目前所有社区建立了协商议事委员会,共同解决城市民族工作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建立了党建引领、联动发展、协同治理的城市民族工作基层治理新模式。”昆明市民族宗教委主任毕春华说。

  2017年至2019年,昆明市先后被国家民委确定和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深入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