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州弥勒市“三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
来源:国家民委网站 发布日期:2022-09-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以景区为平台,游客为主体、群众为基础,深入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广阔舞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工作有形有感有效。

  一是抓基地。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优化环境、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为支撑、以推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工作进步、民族关系和谐为重点,全力实施全域旅游创建,仅2021年,完成文旅招商引资5.5亿元,完成旅游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7.01亿元,实施半山酒店、秋雨书院、东风韵景区书吧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以推进全域旅游为契机,实提升太平湖森林小镇、红河水乡、西三镇可邑小镇、“东风韵”小镇等旅游景点的接待、服务功能,西三镇可邑村、西一镇红万村、巡检司下高甸村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好,民族文化底蕴浓厚的村寨,成为发展旅游的新亮点。

  二是抓活动。弥勒市积极境内旅游企业参加旅交会、边交会、博览会、商洽会等各类文化旅游推介会,加强弥勒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开展民族联谊活动,增进各民族间感情交流,推动弥勒文旅跨区域合作。今年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展团参加了“2022中国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集中展示了弥勒文旅融合美好生活的新形象。组织弥勒阿细跳月民族节、红万祭火节、陶瓦女子祭龙节、爱佐与爱莎歌舞艺术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让游客享受祖国大好河山、感悟中华文化、在旅游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抓融合。弥勒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不断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各族群众在旅游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2015年,可邑小镇被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0年弥勒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太平湖森林小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推动旅游产业+乡村振兴,太平湖森林小镇建设始终秉承共生、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观,太平湖森林小镇聘请附近村寨少数民族群众员工120名,每名员工工资达3000-4500元左右。可邑村小镇就地解决蚂蚁村委会导游、演员、保安、环卫等各类服务岗位500余人,年劳务服务性工资收入达1000余万元,有效带动100余户农民发展“农家乐”、传统民族服饰、民族刺绣、三弦制作等旅游延伸产业,实现户均增收5万元,辐射带动所在蚂蚁村委会72户225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2022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466.08万人次,旅游收入44.7203亿元,各族群众在旅游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中得到了更多实惠。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