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苑社区:让各民族都融进来
来源:中国民族报 林子一 发布日期:2022-09-2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浙·阿两地大学生创业创新直播实践专场”活动现场。干贝晶供图

  今年暑期,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北仑区大碶街道学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学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商圈工会联合主办了一场“浙·阿两地大学生创业创新直播实践专场”活动。来自浙·阿职业教育发展联盟东西部交流协作研学实践团的19名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参与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介新疆特产,宣传大美新疆。

  此次活动是学苑社区为促进新疆各族青年创业创新提供的实践平台,也是社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缩影。

  走进学苑社区居委会,“四微”建设展厅引人注目。

  “四微”,即宁波市在城市民族工作领域创新开展的“微组织、微窗口、微热线、微平台”建设。学苑社区从“微组织”建设入手,强化党建引领,培育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辟“微窗口”,设立“小候鸟”暑期课堂、“七彩风”文化基金等,多方面解决居民后顾之忧;开通“贝大姐服务热线”“阳林热线”等“微热线”服务群众,形成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打造“微平台”,构筑个人提升、就业创业、交流交融、志愿反哺四大类平台,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学苑社区生活着近千名少数民族居民,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近800人。社区所在的大碶街道成立了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北仑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大碶分会力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精准化服务,帮助各民族流动人口更好融入城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是‘融’,要让各民族都融进来。”学苑社区主任干贝晶说,社区经常组织各族群众共同庆祝传统节日,春节一起包饺子,元宵节一起裹汤圆,端午一起包粽子,“三月三”一起唱歌跳舞,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大家融在一起。社区还举办“阿拉讲堂”“同心筑梦,我在北仑挺好的”座谈分享会等,让各族居民在分享与聆听中开阔眼界、增进了解,更好融入社区,共建美好家园。

  学苑社区是拆迁安置型社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辖区内。学院自2010年起实施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以来,学苑社区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机制,在宁波市、北仑区指导下建立以专职辅导员、维吾尔族老师米娜瓦尔·艾力名字命名的“米娜工作室”,帮助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班学生成长。

  米娜工作室成立至今,创新构建起“立体协同引领、精准帮扶跟进、社会实践锤炼”的浸润式思政工作模式。工作室还牵头成立了多个公益团队,包括浙江省首支少数民族大学生城管义工服务队、“护河队”等,并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成立了舞蹈团、足球俱乐部等社团。每逢节假日,工作室都会组织学生们走进学苑社区,与居民互动交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为“第二家乡”建设出力。

  截至目前,米娜工作室牵头组建的公益组织累计开展文明劝导、环保宣传、敬老助老等公益活动160余场次,参与学生1200余人次,服务时长超过2300小时。

  在各界支持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累计培养了上千名各民族专业人才充实到新疆各条战线,有近40人留在宁波工作。

  多年来,学苑社区先后荣获“宁波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