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上彰显广西担当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2-11-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广西、新疆、西藏少先队员共同举办主题云队会。图为广西分会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广西考察,多次就广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指明方向。广西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八桂大地唱响新时代激越奋进之歌。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广西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新成效,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自治区党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2016年提出“持续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2021年提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2014年、2021年两次召开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对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健全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自治区民族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由27个增至51个,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专项工作绩效考评,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逐渐形成。出台涉及民族工作的地方性法规22件、政府规章2件、规范性文件57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更加坚决有力。成功举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推动近200个重大公益和民生项目落地见效。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15个自治县(含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143.6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累计投入资金125.94亿元,在边境地区布局若干中小城镇和工业园区,推进“百企入边”行动,把边境地区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带,建成“四个共同”文化长廊,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

  聚焦重点工作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更加突出。建设首批1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在省级层面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宣传教育活动,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国旗工程”,在村(屯)、社区建设一批同心文化载体,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各族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保障。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全区有163.66万个家庭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百千”工程、“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创建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572个,其中,66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9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74家单位、88名个人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

  部门协作形成新合力,工作推进更加顺畅高效。充分发挥自治区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民族工作委员会等议事协调机构的优势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行民族工作相关职责,各委员单位共同做好民族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扩面,各部门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支持各自治县、民族乡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办成一批实事好事。

  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取得实效。围绕非遗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文物保护利用等,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红色基因传承、文化惠民、重点文物保护“四大工程”;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广西卷》《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广西卷》编纂工作,抢救搜集1.5万余册(件)各民族古籍;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曲艺展演、“畅享民歌”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新设壮族文化(崇左)生态保护区、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等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特色村寨205个;打造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壮剧《百色起义》《黄文秀》《我家住在铜鼓岭》等一批艺术精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取得实效。

  新征程上,广西各族干部群众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光添彩。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