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推进乡村振兴,要补齐体育设施这块短板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 发布日期:2022-12-2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近日,有网友在媒体平台的领导留言板上,建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希望可以把资金多放一点在农村或者郊区等不发达的地方,多建设一些体育设施,比如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等等,因为这些运动对下一代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很重要,希望国家可以重视。”这个朴实的建议,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包含多维度目标任务的系统工程,其中乡村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备程度,也是衡量乡村振兴成色的重要标尺。我国农民群体数量庞大,乡村居住人口达到50979万人,特别是一些农村孩子,因为缺乏篮球场等体育运动设施,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较少得到锻炼机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养成运动习惯的最佳年龄窗口。

  推进乡村振兴,不能让体育缺位,要补齐乡村体育健身设施这块短板。统计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而根据估算,我国乡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15平方米,还不到全国均值的一半。正因为此,刚刚闭幕的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补齐乡村体育设施的短板,是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从城市到农村,从市民到村民,体育锻炼和休闲健身都不应该成为一种奢侈。其实,早在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就发布了《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将农村公共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各地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加快补齐5000个以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

  客观来说,乡村体育设施存在历史欠账,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补齐这块短板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平均用力,避免“撒胡椒面”式的运动式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建设体育设施,归根结底是为了让群众加强锻炼、强身健体,因此要因地制宜,结合人口结构、群众喜好、天气条件等有针对性地补短板。例如针对北方冬季较长且气温寒冷,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多建室内运动场地;而贵州的“村BA”打得火热,两广地区的乡村篮球赛也广受欢迎,那么不妨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篮球场,更好满足群众对这项运动的场地需求。

  此外,补齐乡村体育设施的短板,“建”是一方面,“管”是另一方面,要避免陷入只“建”不“管”、只使用不维护的误区。一些地方探索建立了农村学校体育设施与农民健身资源共建共享和运行维护补偿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村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和管理水平。还有的地方将体育设施与本地特色文体活动结合起来,发展休闲体育和文化旅游产业,也受到群众欢迎。只有“建”“管”并举,因地制宜,才能让乡村体育设施更好发挥作用,让乡村体育锻炼蔚然成风。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