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走红对联
来源:人民日报 张金凤 发布日期:2023-01-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自家的酒酿,香气顶开坛罐的泥封,四处飘散;院角的腊梅花已经暗香涌动,与酒香呼应;灶下,柴草毕剥燃烧,烈焰把蒸馍煮肉的香气推送出户,混杂在北风里。腊月底真迷人啊!一年的劳碌奔波终于可以稍作停息,坐下来,泡一壶酽茶,在年根儿的驿站口,慢慢打量走过的和将来的日子。

  他把茶壶向桌角推了推,从容地铺开大红的纸,按照心中的尺寸,用竹刀把红纸裁开。就像农田劳作时,触摸犁铧下肥沃的田地;就像荷锄暮归时,远远看见自家的柴门一样,他内心满含希冀和安恬。

  他取了腊梅花上的雪,雪的白抱紧了墨的黑,并成为黑的一部分,把砚台和墨块濡湿。墨块在清澈雪水的滋润下,流淌出绵软的墨汁。

  砚台坚硬,狼毫柔软,手腕轻挥,墨迹落在大红的门联纸上,仿佛在这红色山林里一开乾坤。多么神奇啊,最单调最沉闷的黑色,一旦落脚到红纸上,立即就有了神采,就是越过龙门的鲤鱼,点了双睛的飞龙。纸上墨花开放就是锦上添花,就是无尽的锣鼓点敲出的喜庆。

  他写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脊梁直了些,呼吸畅了些。未来的路不管是坦途还是坎坷,总是充满希望,在对联纸上写下豪情和梦想,写下对生活的坦诚接纳。曾经的风雨柴门,在一年年的对联更替中换成了大扇的铁门;当年的泥土院落,如今也停进了轿车。不管生活变得多么快节奏,每年手书对联是他虔诚的仪式,只有亲自写下、张贴了内心的渴望,这个年才过得火热而踏实。

  握笔的手,曾经修长细嫩,那是刚从父亲手中接过笔墨的青春岁月。给父亲研墨多年,老人终于放心让他书写自家的对联,撑起自家的门面。后来,这双手在劳动中变得粗糙坚硬,它们握紧铁铸和木制的农具,用汗水铸就生活的基础。如今,这双手中的老茧竟然逐渐蜕去,它们更常握紧的是各种农机的操纵杆和方向盘。也许如今的孩子很难接过笔手写对联了,但是每年回家一起贴春联、过春节却是雷打不动的规矩。

  写下的对联就像规划好的蓝图,一副副对联张贴在街门上、堂屋门上、房门上,周围仿佛立即产生了某种秩序,按照他所写下的在推进。生活岁月的万千感慨、风雨沧桑,此刻只化作楷篆隶草中的笔走龙蛇,平仄起收中的一往无前。

  墨迹投射出一家人的心气。新年的气象在“红梅吐蕊”的汉字中展现,新年的希冀在“竹报平安”的对联上腾飞。对联的纸就像面前铺开的日子,都是充满希望的红色。起笔未必周全,收笔一定完美,每一笔都要见功力,驾驭眼前的笔,犹如驾驭眼前的生活。

  终于迎来了贴对联的除夕日。红对联是一场吉祥的风,吹遍每一户门庭。老人们表情庄严地站在门前,眯缝着眼端详,笑容里有安慰,有感恩,更有希冀。一副左右对称的火红对联,是他们一年来辛苦奔走的奖状,是乡村长冬里难得的锦华,是点响春天的爆竹。青年人从外乡千山万水地赶回家,接受年的洗礼,接受红对联的提点。幼时,他给父亲研墨,抻着对联纸,并将那神圣的文字放在初蒙的心海。现在,他跟父亲念着吉祥的对联,诵着世间最美好的诗歌,仿佛隆重地给自己的家门,给自家的日子,穿上新衣。头发花白的母亲站在灶房门口,看着父子俩在贴红对联,眼神安详而从容。她手上还握着饺子皮,围裙上粘着菜叶。她并顾不上仔细端详对联上的字,但是她最懂对联里的日子。

  出门见喜,接祥纳福,六畜兴旺,囤满仓实,四季平安,家宅吉庆。这些小小福贴如红色的小鲤鱼,在庭院和居室里活泼地游动,各自找到了它们的安身之处。箱柜上、粮囤上、炕头上、瓦罐上、灶顶上、猪圈的栅栏门上、鸡舍的瓦瓣上、门前的树上,都开了吉祥的花朵,还有那么多小小的、只有一个字的红帖,只写了个“有”字,“有”就是一切,就是富足。将它压在炕席底下,粘在板凳腿上,贴在屋顶储存地瓜的棚子上,用一撮土栽进萝卜白菜的地窖上,红光闪耀的屋里屋外,真的一切都有了。

  北风将天空洒扫明净,喜鹊灵巧地从门前飞过,在一片祥瑞的红光中扇动着它们的翅膀,把瑞气和喜庆荡满了庭院、屋梁、树梢和整个天空,把愉悦与吉祥漾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