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锣鼓声动鱼龙舞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向柏松 发布日期:2023-02-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元宵节的核心民俗是灯俗,以灯俗为核心,形成了张灯、观灯、舞龙灯及相关节日民俗事象。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写了当时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元宵节起源于古代祭天仪式

  追溯元宵节的起源,必然要从其灯俗入手。元宵灯俗起源于古代祭天仪式。祭天,是天神崇拜的形式。天神崇拜观念早在远古时代就初露端倪。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彩色太阳纹、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日、月、山图案,原始时代岩画上的日月纹样等都留下了远古崇天意识的痕迹,但详情已难考证。

  周人往往根据日月星的运行来确定祭天的时间节点,星宿的运行规律成为人们划分时间节点制定天文历法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中的岁星,又称木星,是人们划分“年”的节点的重要依据。《星备》载:“岁星一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十二岁而周天。”原来,古人将木星的运行路径,由北向西、再向南、再向东、再向北绕一圈划分成了十二段,称十二次。木星绕太阳运行的速度,正好比地球慢十二倍。这样,木星每进一段,即一次,代表地球的一年,绕一周,正好是十二次,为地球上的十二年。

  因此,木星又称为岁星,人们便根据岁星每进一段的位置,来确定旧年结束和新年的开始,并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对着岁星举行祭天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平安。其祭祀仪式也逐渐演化为节日。

  祭祀岁星既是农历春节(元日)的源头之一,也是元宵节的源头。这是因为春节与元宵节本为一个整体,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两者的文化元素往往是相互置换相互调剂的。民间有“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的说法,即表明除夕晚上的火与正月十五晚上的灯是遥相呼应的,具有相关性。两汉及其已降,新岁燎天仪式逐渐移至正月十五,逐渐向元宵节演进。

  ▲元宵节的节日美食——汤圆。(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西汉仍承继先秦燎天之祭,不过祭天的对象不再那么宽泛,而是具体到了太一神,祭祀的形式不再是点燃熊熊的大火,而是改用灯烛祭祀。尽管有了这些演化,但是其间仍存在一脉相承的联系。西汉,佛教进入中国,为了广泛传播,必须要实行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的途径之一就是将其法规仪典与中国的民俗相融合,形成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俗形式。在这种背景下,佛教的仪式也和元宵节发生了融合。

  燃灯表佛,本为印度佛教点花灯祭佛的仪式,随佛教传入中国,即为汉明帝所倡导,并将其融入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仪式。燃灯表佛与原有的祭太一仪式相融合,便形成了更为强盛的传播力。这是因为,外来文化一旦与本土文化相耦合,必然形成一种时代风尚,得以在广大民众中传播。

  从东汉开始,宫廷燃灯祭天神的礼仪,就开始向民间流传,逐渐成为全民性的习俗。唐代,道教成为国教。道教又在燃灯表佛基础上,对正月十五的灯祀仪式做出了道教式的解释,即祭祀天官,以为赐福。道教有三元之说,即上元、中元、下元。上元为正月十五,为天官之诞辰,即为天官赐福之日,为上元节;中元为农历七月十五,为地官诞辰,也是地官赦罪日,为中元节;下元为农历十月十五,为水官解厄日,为下元节。

  从唐代开始,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节。唐朝本有宵禁制度,但在元宵节前后几日,却特许“驰禁”,允许通宵放灯。宋朝元宵,张灯结彩,舞龙盛行,杂戏表演成风,热闹非凡。宋以后,元宵节盛行不衰,延续至今。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高龙展演。(吴志坚 摄)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一)祈年:即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吉祥如意。

  元宵花灯盛会多书祈年之语,以示人们对来年岁熟年丰的祈求。如湖北黄陂过元宵节,“各村都出灯会,牙牌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风十雨’和‘万紫千红’等句。”不少地方还将元宵节祈年的花灯与祭社神、谷神联系起来,以表达人们对于丰年的祈望。

  一些地方的农村,元宵节在很长时间里还保留了先秦烧火祭天祈年仪式的变形遗存形式——放烧火,即以火祭田祈年,系由先秦以火祭天祈年仪式演化而来,演化之后,祭祀对象由天变为田,意义与祭祀仪式并没有改变。湖北监利县的放烧火,是从大门烧到田野,祈年之中又夹杂辟邪之意。“至初三日,燃烛于大门,将屋檐所插松柏,合楮焚于街际,谓之烧门神纸。”正月上元夜,“各乡村,燃炬火以照田间。声彻远近,谓之赶门狗。”清光绪十七年《枫泾小志》载:“‘元宵’,演龙灯,马灯,农家束刍烧田间,曰‘着田蚕’,以祈丰年。”

  元宵节祈求丰收、吉祥的活动主要寄寓于舞龙灯活动。元宵夜,在各种花灯的映照下,一条条火龙翻腾起舞,活龙活现,群情激昂,欢声雷动。舞龙之时,又配有舞狮子,划采莲船、演蚌壳精、踩高跷等杂艺节目,增强了节日的吉祥气氛。

  ▲明代元宵节(局部)。

  (二)祈子:即祈求子嗣繁衍、人丁兴旺、合家团圆。

  花灯历来是中国人祈子的吉祥物,这与“灯”字的一部分为“丁”有关。旧时元宵节挂灯、送灯、妇女观灯等都或显或隐地带有祝殖求育之意。挂灯在元宵节之前,一般为去年生了小孩的人家所为,既有庆祝之意,也有祈望再生子之意。

  广东翁源将挂灯称为“庆灯”,即缘于此。这一天,凡是去年生了儿子的人家,必得先备花灯。纸灯的中间置油灯一盏,把它用红绳吊到宗祠的梁上去,同时敲着锣鼓,放着鞭炮,意思是“灯”愈闹而“丁”愈旺。另外还得买许多灯,一种叫“鼓子灯”的必须送给神庙;一种叫“莲花灯”的得送给观音棚。这天大家要大吃大喝,酒席由生子的人家或宗祠来备办。开始举杯的时候,大家该说吉利的颂词:“恭喜,多生贵子!添丁!添丁!”。

  元宵夜观灯历来为大众娱乐活动,可是旧时妇女观灯则怀有祈子心愿。已婚未育的女子看灯是祈求早育,尤其是祈求早生男孩,民间谚语“钻灯脚,生男胞”,即反映了观灯能感应妇女生男孩的观念。未婚待嫁女看灯则有祈求喜结良缘之意,其深层内涵仍与祈子有关。

  ▲大唐芙蓉园的元宵节花灯。(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人丁兴旺的表现形式是合家团圆。正月十五为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理所当然地让人们联想到家人的团聚,当然这也可能与中秋节的影响有关。由于传统文化的全面渗透,中国的节日之间从来存在互文性的关联,尤其是存在民俗形式相同或相似之处的节日,更容易发生互融。

  八月十五与正月十五都是相同的月圆之夜,其间的节日文化内涵难免相互渗透,中秋团圆的主题也难免渗入元宵的习俗之中。所以元宵节在宋代又增添了吃汤圆祈团圆的民俗。汤圆唐代已有,只是不叫汤圆,也与元宵无关,到了宋代才成为节令食品,同时也被称为元宵。汤圆用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白糖等为馅,用糯米粉和水成浆,或包或滚成圆形;也可素食不用馅,只用糯米粉浆搓成圆形,可汤煮、油炸、蒸食,寄寓团圆美满之意。元宵节增添食汤圆习俗,也与节令相关。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讲究顺应时令进食,以适应季节、生活的变化,认为这样才可养生宜年。汤圆香甜软糯,口味偏于素淡,可以消解春节饕餮大餐积累的油腻,正合节令。至于汤圆的团圆之意,只是人们赋予的象征性意义,是节日食品精神层面的升华。

  ▲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利川灯歌》。(吴志坚 摄)

  (三)辟邪:驱除百虫及一切不祥之邪气,以保人畜平安。

  元宵辟邪也用灯烛,这是因为人们相信灯烛的光亮能够驱除在黑暗中生存的百虫和邪气。旧时元宵夜在室内室外各处遍置灯笼或烛火,其用意就在于辟邪。

  皖南山区正月十五日夜,人们在宅前宅后、屋里屋外的地上,遍插红纸扎糊的灯笼或红蜡烛,俗信经过红光照耀,屋内外的蜈蚣、蝎子、毒蛇之类,均会逃之夭夭。当地称此俗为“照灯”。陕西铜川一带以灯烛辟邪之时,还要在灯旁置饼,称“伴灯馍”,以示对灯的祭祀,可见,具有辟邪功能的灯已被视为具有吃喝功能的灯神,其辟邪之功力更显神异。

  有些地方元宵节的灯烛辟邪仪式,并不要求遍置灯盏,只须一人持一灯各处照一照就行了。如陕西扶风一带照黑角的习俗就属此类。当地元宵夜,满屋灯火通明,一人提着灯笼,把房前、屋后、院中的黑暗角落普照一遍,认为哪一处黑角没有照到,就会出现蛇、蝎等毒虫。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灯谜会。(吴志坚 摄)

  元宵节习俗除包含祈年、祈育、辟邪等主要意义外,还兼含祈求其它多种吉祥如意之义,诸如祈求健康、长寿、发财、升迁等,而且多种祈求意义往往是混杂在一起的。

  旧时普遍流行的“富贵寿考”灯,就包含了多种祈求意义。该灯分四面,绘有天竹子、腊梅、百合、柿子、灵芝和松枝,分别象征寿命绵长、百事如意、长生不老、子孙繁昌等。又有一种“富贵多子”灯,以牡丹图案象征富贵,以石榴象征多子。“三阳开泰”灯绘三只羊,一只为母羊,另两只为小羊。一头小羊吃草,一头小羊跪在母腹下吮乳。“羊”与“阳”偕音,“三羊”表示“三阳”,象征春回大地,万物滋生、欣欣向荣。

  总之,一切顺遂如意之事都可以通过花灯来祈求,花灯已逐渐演化为一种通用的吉祥物,成为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物。

  ▲元宵节猜灯谜。(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作者简介:

  向柏松,文学博士,武汉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在《文艺研究》《文化遗产》《民族文学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被转载、摘录、引用。出版专著10余部。论著获省部级社科奖7次,获山花奖1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及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等10余项。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刘佳 胡俊 康坤全

  编辑 | 郭晖 班志斌

  制作 | 胡琪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