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政课为抓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来源:中国民族报 鲍丽达 发布日期:2023-02-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五个认同”。

  强化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强化理论武装,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深入开展研究,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全面认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光辉实践。要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丰富透彻的学理分析指引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清楚坚持党的领导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逻辑,把“五个认同”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要注重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与反馈,做到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

  深化教学内涵。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等多重维度,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讲清楚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耳、入脑、入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刻了解,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用好“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等,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第二课堂”。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特别是革命遗址、革命先烈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思政课建设要求,统筹利用实践教学场所、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各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各族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情感上增强共鸣。同时,还要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各族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大学生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