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两会之声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3-03-1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小七孔镇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镇为抓手,切实将生态良好、物产丰富的优势转化为发展旅游的优势。图为风景秀丽的小七孔景区。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生态上一定要把握住。”“我们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搞不好就不是‘金山银山’,反而成了亏钱买卖。”

  代表委员表示,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守好生态环境底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让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黄润秋: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副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我国是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约束性强。要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走大量排放污染物、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低水平粗放式的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黄润秋说,10年实践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

  他表示,在理念上,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道路和路径选择上,我国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方法上,我国强调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

  “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黄润秋说,下一步,要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黄润秋说,近10年来,我国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污染物排放持续大幅度降低。实践表明,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他表示,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既要支撑服务保障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也要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润秋说,要继续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评要素保障,守住“三条底线”,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依法依规的底线,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同时,把好“四道关口”,即环评审批准入关、排污许可关、监督执法关、督察问责关。

  余国东: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今年两会,环境资源界别首次亮相全国政协会议,是全国政协自1993年增设经济界别以来再次增加的新界别,其成员包括环境资源领域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专家、能源资源领域企业负责人等,共有80余人。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正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全国政协增设环境资源界别,反映了国家对环境资源的重视上升到了新高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他参政议政关注的重点。

  2018年,余国东在调研中注意到土壤管理中一些重金属物污染的标准需要及时修订。“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但当时国家的相关制度规范还不够完善。”于是,履职的第一年,他提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提案,得到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重视和采纳。不久,生态环境部发布《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等标准。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步入新阶段。

  今年,余国东主要关注“无废城市”建设、完善环境保护税、生物多样性保护、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监管、“双碳”等方面。“生态问题不仅仅是生态污染问题,还包括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问题。”

  与来自全国各地环境资源领域的专家学习交流中,余国东开始关注更多新课题,如针对自然保护地,如何协调处理好自然保护地内的人口发展、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如何构建生态涵养的农业农村,通过发挥郊区生态价值来促进产业振兴等。“期待在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这个大家庭里,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更多新力量。”余国东说。

  李玛琳:写好大江大河生态环境保护中国故事

  全国政协常委,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云南省委会主委李玛琳代表民进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自2021年起,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深切感受到保护治理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成功走出一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新路。

  李玛琳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续写江河生态保护中国故事。

  一是持续提高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以提升水生态质量和稳定为核心,推动涉水空间有效管控、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有效保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及风险防控,全面落实“十年禁渔”要求。

  二是推动形成治理保护合力。加快建立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效协调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上中下游之间及其内部的关系,形成流域治理合力。加快长江、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治理的磅礴力量。

  三是进一步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加强江河保护治理政协协商,强化知情明政,深化成果应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推动与其他监督形式的互动贯通,形成监督合力。坚持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守护好一江碧水”注入民主监督之力。

  谷树忠: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视频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活动空前活跃,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敏感而脆弱。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方能行稳致远。

  谷树忠说,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持续提升资源效率。牢固树立资源稀缺意识、资源危机意识、资源节约意识,提倡理性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持续提升环境品质。把老百姓对环境污染的关切、对环境品质的期盼作为环境保护治理的指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持续保护修复生态。科学划定并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让国家公园真正成为动植物与人类共同的家园。

  ——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提倡低碳出行、低碳消费,人人争做低碳达人,加快推动能源和重点行业低碳转型。

  ——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完善绿色产业政策,加强产业绿色评价考核,在生产供给端和消费需求端协同发力,加快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绿色化生态化转型发展。

  汤建伟:漓江的生态优势“金不换”

  广西桂林漓江流域有250多平方公里是世界自然遗产地,那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称赞“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多次对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由于采石挖砂、乱砍滥伐、乱养、乱经营等问题严重,漓江的生态环境和旅游秩序曾一度遭到破坏。2016年,桂林市关停21家采石场,其中漓江风景名胜区内18家;投入资金约2.58亿元,开展生态修复。

  “在修复的过程中,我们秉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人工修复为辅的理念。采用‘近自然’的手法,主要是以‘三个自然’,即景观自然、工艺自然、材料自然为切入点进行实际操作,效果非常好。”在漓江边工作了24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汤建伟建议:对漓江上游区域的水源涵养林进行森林提升改造,提高漓江流域森林质量,增强水源涵养,科学保护漓江。“近年来,游览排筏成为一项热门旅游产品,我建议尽快建立新能源游览排筏国家标准,支持排筏油改电。希望‘母亲河’永远美丽下去。”

  党彦宝:建设新能源大基地,为乡村振兴赋能

  “引导新能源领域企业逐步向产业基础好、资源优势强的西北地区转移,鼓励企业参与发展太阳能、风能、储能全产业链,加快推动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宝丰集团董事长党彦宝说。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晴天天数多、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具有得天独厚的新能源储备优势,是我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从银川出发,向东跨过黄河,极目远眺,一块块光伏板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将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光伏板下,修剪整齐的枸杞树即将发芽。

  自2013年起,宁夏宝丰集团持续对银川黄河东岸16万亩荒漠化土地开展生态治理,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在枸杞树上方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构建“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新型一体化绿色产业发展模式,让昔日戈壁荒滩变了模样。

  改变的不只是荒滩,还有移民群众的生活。

  宝丰农光一体化产业园区所在的月牙湖乡,是银川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区。目前,企业年用工约10万人次,帮助移民群众学技术、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达4万多元。

  “这一创新发展模式,不仅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还可利用光伏板遮光、挡风的作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生态修复和现代农牧业发展。”党彦宝说,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有利于构建“能源开发、生态保护、产业富民”多位一体发展新格局。

  为此,党彦宝建议:支持西北地区利用“沙(漠)戈(壁)荒(滩)”土地发展新能源的具体落地政策,支持发展“上方光伏发电、下方种植林草”的立体化、复合型新能源项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法院百余位干警60多年扎根高原,风餐露宿巡回审判,用忠诚谱写“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时代赞歌。图为玛多县人民法院法官在花石峡镇审理案件。新华社发

 

优化基层治理加强民生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5年来推进政府依法履职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

  代表委员表示,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坚定信心,持续优化基层治理,不断加强民生保障。

  王祥喜: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表示,要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关口前移,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着力从源头防控、常态管控、监测预警、工程治理4个方面下功夫。

  王祥喜说,要充分运用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重大工程建设,服务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常抓不懈,严格监督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同时对自然灾害及时组织会商研判,有针对性制定防范措施;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同时对矿山、危化等高危行业建立风险监测“一张网”,对人员密集场所推广、运用智慧消防,做到风险早识别、早研判;要对一些重要设施、重要工程提升安全等级、安全标准,推动智慧矿山建设,推动老旧危化品设备设施、城市老旧管网改造升级等,通过技改或工程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奇飞云: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市长奇飞云介绍,乌兰察布市加快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适度调整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待遇标准;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和工伤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旗县全覆盖;在去年建成13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7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基础上,年内再新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30个、社区养老示范驿站13个,打造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升级版。

  卢丹:创新工作模式,优化服务群众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化管理。

  “在健全群众自治机制方面,我们创新工作模式,利用积分管理优化服务群众,用积分考核管理制度倒逼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党支部书记卢丹说,过去有的干部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工作积极性不高。“我们研究后,出台了村干部考核排名办法,以政治理论学习、道德品质素养、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等内容作为评分标准,正面加、负面减,定期经党支部讨论决定后,向全体村民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杨广奇: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社会基层组织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小切口’关乎‘大民生’,矛盾要抓小、抓早、抓苗头,基层社会治理才有正确方向。”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新杭镇金鸡笼村党总支书记杨广奇说,通过党员干部两年多的主动排查、主动化解和主动整治,村里已建立“多网合一”的长效管理机制,基层活力不断迸发。

  在金鸡笼村,每逢周一,杨广奇代表都会和村两委干部一道在村部等着大家。“‘温暖星期一’是我们这儿的品牌活动。平日里,村中60多名党员每人包保10户,经常走访调解矛盾,若是一时解决不了,村民可以在周一上门。”杨广奇介绍,通过党员带头对矛盾纠纷进行常态化摸排,不仅解决了群众的所需所盼,还能宣传政策,拉近了与村民间的距离。通过点对点、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过去的心结打开了,曾经的矛盾化解了,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