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志|元通瓦窑:炉火纯青的印记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周婷婷 发布日期:2023-03-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题记:

  瓦,层叠于屋顶,清雅秩序、古色古韵,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独特元素 。我国烧制瓦片的历史悠久,“夏时昆吾氏作瓦”,春秋战国的遗址出土大量瓦片,之后“秦砖汉瓦”将砖瓦制作发展到了一个繁荣期。琉璃飞檐、青砖黛瓦,瓦被很多人推崇为国风建筑中的颜值担当,恬淡中透露着中国之美。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有撰文“凡埏泥造瓦,堀地二尺余,择取无沙黏土而为之”。四川崇州元通镇地下黏土资源丰富,适宜烧制成瓦,因此这里从秦汉时就盛行制瓦,南宋便利的水陆交通更促使这里出现大量烧制瓦片的瓦窑。几年前摄影师刘国兴将镜头聚焦于元通瓦窑,在土与火的艺术中让我们认识千年之久的青瓦技艺,感受当地手艺人炉火纯青的技艺背后给予青筒瓦器的筋骨与情感。

  ▲元通青瓦。(图片来源:今日崇州微信公众号)

  四川元通镇坎大罗村的瓦窑从秦汉时兴起,当地手艺人祖祖辈辈传承着烧窑制瓦的古朴技艺,镜头中上百年的“馒头窑”、高温烈焰下赤身作业的窑工、满手黄泥旋转灵巧的制瓦女工……都是元通瓦窑的印记。

  ▲夜幕下,元通镇青筒瓦厂炉火映天。

  瓦的生产过程中,烧制是最关键的技术环节,黏土则是最基本的原材料。黏土瓦的生产工艺对土的质量要求高,需要具备杂质少,塑性高的特点。元通因地制宜,借助得天独厚的黏土资源烧制的青瓦是中国古建筑的代表瓦型。

  ▲搅拌黄泥浆。

  ▲制坯车间内各有分工的工人们井然有序。搅拌黏土是其中的力气活儿。

  ▲车间内技工在检查粗坯质量。粗坯质量与黏土息息相关。

  千百年来在民间艺人揉捏摩挲中,元通瓦始终如一的释放着实用性与低调的装饰感,成就了自秦汉以来的绝美 。瓦窑传统制作工艺不断更新,从手工制作到简单的机械加工,每双匠人的手都在成就片片屋上瓦。

  ▲借助简单机器加工制坯。

  ▲泥坯瓦加工成形。

  ▲制好了的瓦坯。

  每一件瓦器都必须经过选土、揉泥、拉坯、造型、雕刻、晾干、烧制等诸多环节。制好的土坯经过晾晒风干,再入窑煅烧。一件件瓦器的阴晾与存储都离不开瓦窑。在瓦窑内层层叠叠码放瓦片对于瓦窑手艺人,那既是技术活,更是完成一件秩序与美的艺术作品。

  ▲工人往窑壁上装瓦。

  ▲工人拉手推车出窑。

  ▲工人装瓦上车。

  ▲工人从窑壁取瓦装车。

  ▲成型的瓦片装车出窑。

  优质的青瓦看上去青黝瓦蓝,如铁似钢,拿在手里的撞击之声叮当悦耳犹如金石一般。瓦窑的手艺人千百年来除了掌握祖辈相承的烧窑制瓦的技艺,更继承了流淌于血液中的吃苦耐劳、细致坚韧、乐观豁达的匠人品质。

  ▲给成品瓦打包的女手艺人。

  ▲给炉膛添碳的工人。

  ▲窑洞太热,封洞时喝水解渴的师傅。

  ▲休息时的工人。

  ▲拉成品瓦片出窑的工人。

  土与火淬炼的烧窑制瓦手艺在历史上为发展当地经济,推动西南地区与全国商贸交流做出巨大贡献。但是今天,瓦窑 “高污染”“高耗能”的手工作坊式产业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美丽家乡建设已不相适应。元通瓦窑退出历史舞台已经成为必然。

  ▲将风干好了的瓦坯装车拉进窑洞烧制。

  ▲工人拉车将加工好的泥坯瓦放进风干棚。

  ▲装瓦入车的工人们。

  2017年元通与数百年的瓦窑 说“再见”,全部瓦窑顺利关停;2018年元通古镇被列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今天的元通苍山为伴、江水相依,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年小成都,清明上河图”。瓦窑成为崇州元通的千年历史印记,曾经淬炼于大火之中的瓦,为元通古建注入了绝色,为元通古镇注入了手艺人的精神。

  ▲今日元通古镇。(图片来源:今日崇州微信公众号)

  (文中使用元通瓦窑图片由刘国兴于2016年6月拍摄。该组图片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入围作品奖。)

 

  摄影师简介:

  刘国兴,北京公益摄影协会、成都企业家摄影协会、大庆市摄影家等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华社、中国新闻图片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视觉中国等签约摄影师。


  监制|顾群 杨新华

  审核|郑茜

  统筹|刘佳 康坤全

  作者|周婷婷

  审稿|郭晖

  制作|寇佳羽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