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
来源:中国民族报 张宁 发布日期:2023-03-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大论断,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西南民族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学校坚持政治立校的优良传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突出政治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两个确立”是根本政治保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提高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引领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学校打造成为讲党性、讲政治、讲忠诚、讲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真正做到“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

  深化理论武装,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强大真理力量、独特思想魅力和巨大实践伟力。持续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真、讲实、讲好、讲生动,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体系。开展“五基三化”攻坚行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决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健全体制机制,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从严治学、从严治教、从严治校。

  不忘初心使命,着力品牌创建,全面提升引领质效。西南民族大学是有优良传统、深厚底蕴的学校。这底蕴是“由党创办、为党服务、永跟党走”红色基因一脉相承的体现。学校以“红满高原”省级党建品牌为引领,持续激发“树人”“活力”“暖心”等基层党建品牌和“四强四化”支部工作法等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研攻关、服务地方等工作的活力。“格桑花”支教团扎根海拔3500多米的高原,将“接力支教+特色宣讲+短期实践”有机融合;研究生“梦想接力棒”宣讲团利用寒假返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朋辈引领、社会服务等,在“坚持旗帜引领、忠诚于党”的“民大奋进”中贡献青春力量。

  紧扣主线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是西南民族大学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是办学实践不可或缺的核心主题,更是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集中体现。学校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勇当“排头兵”,走在前、作表率,并以此作为重要标尺来衡量办学成效。

  深化学科专业建设调整。按照“融”的要求和增进共同性的方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打造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民族学学科建设体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优势学科群,形成“学科矩阵”,发挥聚合效应。精心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和中华文化精品课程,修订完善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将学术研究、教学研究的重心,专家学者的精力,人才培养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增进共同性的要求上来。坚持理工交叉、文理渗透,逐步扩大理工农医师范类学科专业比例,拓展职业本科教育。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破“五唯”,持续推进“维舟人才工程”,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不断激发队伍发展潜能。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突出教书育人、“铸牢”工作业绩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建立“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贡献”的考评机制,在立德树人实践中培养造就更多“四有”好老师。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本为本”,完善构建一流本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拔尖计划”“强基计划”“卓越计划”,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统筹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项目培育。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分类培养模式。强化第一课堂主体地位,丰富校内实践第二课堂,拓展校外社会实践第三课堂,加强国际交流、联合培养等第四课堂,增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强化助人和就业实效,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化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建设,实施100条硬实举措,以学生为根本,以校园为阵地,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把主线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构建更高水平、更加科学的“一线三维四面五度十育人”工作格局,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把学校真正建设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阵地。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学校坚定办学定位,立足四川、扎根祖国大西南特别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前进方向,国家所需就是使命担当,人民期望就是奋斗目标,开展有组织科研,全方位高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工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乡村振兴等,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加强宣传阐释和理论外宣,产出一批有代表性成果,培育建设高端智库。

  加强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以“若尔盖站”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为重点,发挥牦牛种质资源、胚胎工程和肉用山羊品种等已有国内外领先优势,深度聚焦青藏高原“三生”(生态、生产、生活)、“三牧”(牧民、牧区、牧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建好建强“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的结合点,围绕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草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三大核心研究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服务,把“论文写在草地上,把成果留在各族群众家”,让学校在促进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优势不断凸显。

  加强有区域特色的交叉融合发展研究。以学校青藏高原基地为牵引,加大人文社会科学和交叉学科研究,聚焦青藏高原历史文旅与经济社会发展、藏羌彝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实施民族文献百部典籍翻译和传承工程,积极同民族地区、国内外大学深化战略合作,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藏羌彝走廊”区域发展综合研究,构建开放式、多层次、宽领域的研究共同体,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南民族大学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勇担使命、踔厉奋发,开创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新局面,奋力书写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西南民族大学篇章。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