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与湖北宜昌签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友好协作备忘录:探索建立民族工作跨区域协作机制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3-04-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近日,内蒙古包头市民委与湖北省宜昌市民宗委共同签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友好协作备忘录》,探索建立民族工作跨区域协作机制,搭建信息互通、人员互动、衔接互补的服务平台,从流动人口就业落户、社会保障、就医就学等方面提供均等化、精准化的公共服务,完善各族群众融入城市的政策措施,推动“三项计划”走深走实,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双方将在以下方面开展合作:

  经验共鉴。畅通两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教育、实践基地及相关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并探索在人才、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经常性开展两地民族工作部门之间“互观互学互鉴”活动。

  “三交”共促。利用两地优势资源,组织开展各族青少年社会实践交流活动、各民族结对合作联谊联心公益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联手打造更多品质化、特色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全面落实“三项计划”。

  经济共融。推动两地产业互补互融发展,协同开展双向招商,以“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为依托,深化双方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等领域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团结奋进、实现共赢”的新格局。

  社会共管。推动实现两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共享,在务工就业、技术培训、子女就学、看病就医、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投资信贷、法律援助等方面为流入地、流出地流动人员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干部共学。在建立健全专业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队伍方面广泛开展交流互鉴,通过结对学习、互派干部交流等形式实现良性互动,提升两地民族工作干部综合素质。

  保障共助。两地政府共同支持民族工作部门积极开展跨区域联建共创工作,在创建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重点工作中相互协助,相互提供便利条件。

  (包民)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