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 “汉唐古渠第一村”的美丽蝶变丨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民族报 王琪 唐榕邑 发布日期:2023-05-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韦桥村内的街巷。 本报记者 王琪摄

  行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古渠与村庄相伴,良田和美景相映。沿着硬化路前行,一户一处景,游客在此打卡拍照,品尝农家美食,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诗意慢生活。

  韦桥村是唐徕渠、大清渠、汉延渠、惠农渠四大古渠渠首所在地,素有“汉唐古渠第一村”的美誉。千年之前,宁夏大规模开凿渠道,引黄河水灌溉田地,将荒地变成良田。千年之后,依托古渠文化资源和政策扶持,韦桥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过去村里到处都是土路,现在彻底改变了!”韦桥村党支部书记陈丽娟说,村里整合项目资金,通过道路改造、房屋加固、村庄绿化等工程建设,村民过上了“家中有花园,出门进公园”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韦桥村大力发展采摘业,投资建造了36个大棚,大多数承包给农户自营。同时,采取“农户自销+电商”等方式,扩宽产品销售渠道。

  采摘园内,一个个又大又圆、泛着红晕的桃子挂满枝头,种植户李凤萍正忙着修剪旁枝。“桃子马上成熟了,这几天把枝条修剪一下,方便游客采摘。”李凤萍笑着说,今年的游客肯定比去年多,收入会更高。

  “早就听说‘天下黄河富宁夏’,看到这些‘血管般’的古渠后,我对古人的农耕智慧有了真切体会。”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女士说,引黄古灌区厚重的历史文化是韦桥村独一无二的“名片”,在这里既能体验田园生活,又能感受“塞上江南”的风土人情,此行收获满满。

  如今,“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韦桥村成为不少游客的假日新选择。不少村民看到商机,利用闲置的“空心房”办起农家乐和民宿。

  正午时分,来到嘉旺水韵人家农家乐,黑豆腐、铁锅土公鸡、红烧黄河大鲤鱼等农家菜肴,令游客大快朵颐。“‘五一’假期的包间早就预订一空,后面来吃饭的要排队等位。”农家乐负责人王小花说,采摘园、农家乐、大坝风景区相辅相成,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以前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都是留守的老人。现在年轻人纷纷回村,有的整修自家院子办民宿,有的专做青少年劳动教育研学实践,还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直播带货。”陈丽娟说,乡村旅游让韦桥村变得更加热闹,村民吃上“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目前,青铜峡市已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韦桥村、地三村,“宁夏特色旅游村”任桥村、唐滩村等多个乡村旅游品牌。今年“五一”假期,青铜峡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25万人次,同比上涨212.72%;实现旅游营业收入55万元,同比上涨53.6%。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