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TalkShow|骨制口弦:4000多年贯通古今的“仪式感”乐器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郑茜 周玉州 发布日期:2023-06-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文物名称:骨制口弦

  年 代: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年)

  体 量:长约9厘米,宽约1厘米,厚约0.1厘米

  出土地点: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

  收藏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这件骨制口弦,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簧乐器。作为至今仍在传承的乐器,它贯通古今、绵延传承的特性,是中华文明亘古绵长的生命力的象征,也是中华各民族历史上深层文化交流的见证。

  一枚小小的簧片,在中华大地上历经4000余年的发展,仍长盛不衰。是什么让它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石峁的发现

  石峁,一座4000多年前的古城,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建立的前夜,它就已矗立在陕北的高山台塬之上,在地貌险峻的纵横沟壑之间,显示出一股恢弘磅礴的气势。如今,考古发掘已经揭示出了它宏大的立体城池——金字塔状的皇城台固若金汤,石峁的“王”和贵族们,就生活在台顶近8万平方米的空间;宫室建筑周边,镶嵌着体量巨大、题材丰富的石雕,4000年前类似图腾柱的石柱至今仍矗立在这块土地上……

  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石峁人群的根就在中国北方,他们从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晚期延续而来,与晋南地区的陶寺古人群具有紧密的联系。

  石峁的许多考古发现,都达到了石破天惊的效果。在石峁考古发掘工作领队孙周勇先生看来,石峁遗址弥漫着浓厚的“圣城”氛围,比如,被埋藏在城墙石缝之间的薄片玉琮和数以百计的卜骨。石峁遗址出土的20余件在传说中有“通天”功能、代表着人类初音的乐器——骨制口弦,则更能够让人感知石峁遗址的仪式感和神圣氛围。

  “人类拥有的第一件乐器”

  当石峁的骨制口弦刚被发现时,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其用途。湖北省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方勤先生来到石峁后,却一眼辨识了出来:“这不就是口簧嘛!”他毫不犹豫地作出了如此肯定的判断。这源于此前在湖北省博物馆举办过一场名为《初音》的展览,这场精彩的展览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策划,展示了来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全世界各地的数百件代表性口簧(口簧即口弦)。摆在眼前的4000多年前的石峁口弦,竟与《初音》展示的我国各民族地区的口弦别无二致!

  口弦,是一种具有胚胎意义、具有音乐“活化石”价值的原始古乐器。“女娲作笙簧”的记载,把簧的发明者直溯于创世始祖女娲。《唐乐志》称:“女娲作笙,列管于匏上,纳簧其中。”口弦因此被称为“人类拥有的第一件乐器”,曾被赋予通神的功能。至今,在我国西南地区一些民族的文化记忆中,口弦仍具有与神灵相通的神性。

  在发现石峁骨制口弦的现场,还发现了制作口弦的骨片以及半成品。考古学家们据此大致复原出4000多年前口弦的制作过程:选取黄牛肋骨或动物长骨等质密骨料,经过切磨骨片、剔刻簧舌、簧尾钻孔、精细加工等四个步骤,完成制作。孙周勇先生认为:石峁骨制口弦有可能被赋予了沟通人神的功能,与骨笛等乐器遗存共同构成了石峁皇城台的音乐形态,运用于石峁的祭祀场景中。由此口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石峁上层控制周边族群、维系区域统治稳定的重要器物。

  一张浩大繁复的口弦传播图

  经过细致的研究,孙周勇先生发现:石峁骨制口弦的框首圆孔外缘,保留了绳子拉振形成的痕迹,表明这件乐器是通过绳拉,实现簧舌振动发声,即所谓“绳振簧”。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体绳震簧!孙周勇得出了这个重要的结论。

  而口弦文化是如何向周围地区传播和扩散的?孙周勇先生推测:应在夏商时期,不晚于距今3500年前,石峁口弦向周边传播辐射,并影响到夏家店下层文化人群。

  事实上,在后来的漫长历史中,口簧把自身的传播史,绘成了一张浩大繁复的文化版图,波及到了中华全境,伴随着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复杂而深远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史……

  ▲陕西西安地区出土的汉代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诗经》曾吟唱:“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今天,口弦在我国汉族地区已很少传承,但它却广泛流行在各民族地区,成为纵贯南北乃至台湾地区少数民族的共同文化现象,并获得了不同的称谓:赫哲族称“悲琴”,满族称“莫库尼”,哈萨克族称“阿吾孜考姆兹”,傣族称“拜”,景颇族称“掌共”,佤族称“合朗”,拉祜族称“阿沓”,羌族称“阿珠”,锡伯族称“玛肯”,独龙族称“芒锅”,彝族称“洪洪”或“弄果”,僳僳族称“玛哥”,白族称“毕协”,黎族称“口弓”,台湾少数民族则称之为“嘴琴”或“嘎洛波”……在这些民族中,口弦既有沟通人神的神性功能,也有传递爱情的诗性功能。

  

  ▲蒙古族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德昂族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彝族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纳西族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普米族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回族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由此可见,口弦成就了一种生生不息、由古衍今的文化现象;其延续传承之久,正是中华文化亘古绵长、不曾中断的象征;其传播辐射之广,又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深厚、互动频繁的见证。

  事实上,口弦还是一种世界性乐器。迄今为止,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有口弦。据考古发现,欧洲发掘出土的口弦多为中世纪遗物。石峁口弦是目前已知世界范围内时代最早、数量最大的一次发现,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要考古成果。孙周勇先生认为:石峁口弦可看作是近现代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口弦类乐器的祖先,石峁遗址所在的中国北方河套地区可谓是“世界口簧的祖源地”;口弦的传播扩散,也成为了中国北方文化因素沿欧亚草原向西、向北产生影响的重要实证,以及欧亚草原东部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英格兰地区出土清代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白俄罗斯流行的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匈牙利流行的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澳大利亚流行的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法国流行的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越南流行的口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文章编自:四川民族出版社《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

  作者简介:

  

  郑茜,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近年来主持“‘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民族文物价值体系建构研究”等课题,提出“中国博物馆人类学”学科建设构想并构建研究平台,引进并主编“博物馆人类学经典译丛”。

  

  周玉州,中国民族博物馆馆员,目前主要从事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实证及相关展陈研究工作。

  


  监制|顾群 杨新华

  统筹|刘佳 康坤全

  采写|郑茜 周玉州

  审稿|李宜蔓 郭家翔

  制作|寇佳羽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