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抢占经济“新赛道” 激发经济新动能
来源:光明日报 董志勇 发布日期:2023-06-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陕西也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战略定位,指明了前进方向、精准对策。全国各地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趋势,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培育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抢占经济“新赛道”要加强科技创新,遵循科技创新规律,综合发挥原始创新、联合创新、二次创新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原始创新在新技术、新发明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尤其是在作为整个科学体系源头的基础研究领域。抢占经济“新赛道”,就要加快形成长效机制、强化基础研究,不断攻克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的核心技术,实现前瞻性原创性重大突破。当前,科学创新不再是“单兵作战”,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日益紧密,基于自身比较优势开展跨区域联合创新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注重科技创新的国内合作。一些地区要加强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创新高地的合作,搭建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的跨区域合作平台,形成激励相容的长效机制,共同瞄准国家战略方向和自身产业发展需要,推动联合创新。另一方面,要注重国际创新合作,充分发挥好“筑巢引凤”作用,同时要强化区域内科技创新人才的国际交流,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实现追赶超越还要善于运用国外先进技术弥补自身创新短板,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仍要重视在技术引进中不断学习吸收转化,通过二次创新弥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

  抢占经济“新赛道”,要注重打造创新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创新生态是持续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激发经济新动能的关键。实现追赶超越就要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重大科技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增强创新资金的引导作用,注重科技创新协作平台的建设,不断降低社会资本开展科技创新的成本,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推动从创新要素到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持续优化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市场搭建中的作用,通过制度建设和平台搭建不断丰富创新主体的多样性,构建自主演化环境,增强创新生态活力。同时,在关键共性技术领域,要充分发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集中科技资源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重点培育“技术经理人”等处于关键“生态位”的企业和组织,增强创新生态稳定性和竞争力。

  抢占经济“新赛道”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趋势,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在增强科技创新中激发经济新动能。一方面,抢占经济“新赛道”就要“顺势而为”,契合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时代发展主题。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充分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平台建设,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不断消除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要重点关注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协同机制,要努力探索协同推进绿色化数字化的地区模式。另一方面,抢占经济“新赛道”还要结合各地区自身比较优势。例如,陕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对外开放通道,更好发挥其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和服务“一带一路”大格局中的战略作用。同时,推动战略落地还需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例如,陕西具有丰富的高教资源,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具有天然优势,要充分盘活创新要素,不断释放经济新活力。实体经济是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点,近年来陕西在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方面初见成效,未来还需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中的作用。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培育壮大新动能,构筑发展新优势,是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变革浪潮中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动权,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发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重点,不断激发经济新动能,必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添加新动能。

  (作者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