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乌蒙 同心筑梦 昭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奏响和谐曲 共铸团结魂——云南省昭通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纪实
来源:中国民族报 刘俊义 发布日期:2023-06-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的云南昭通市,是“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自古便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如今,又是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通道,是内陆连通南亚、东南亚和云南通往内陆的双向大走廊。

  新征途,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昭通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现了创建工作全覆盖,促进地区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各族群众手挽手、肩并肩,呈现出一幅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1 顶层设计,健全机制促创建

  “近年来,我们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推进,创建工作经历探索尝试、总结成型、深化提升、提档升级四个阶段。”昭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戈昌武说。

  据介绍,昭通市制定专项规划,出台以“五大工程”“五大行动”“十进十促”等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文件,健全民族工作委员制、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制定“两个纳入”相关制度,定期召开常委会、推进会、调度会等推进民族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同时,市、县分别成立示范创建中心和民族宗教事务中心,增加3至5个编制,确保基层民族工作有人懂、有人抓。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昭通市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擦亮“第五个中国文学之乡”品牌,用优秀文学作品引领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成省级民族文化建设项目40个,成功举办昭通市第二届民族民间文艺汇演、民族赛装文化节和首届少数民族迎新春绘画作品展等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全国、全省文体比赛和展演并取得优异成绩,搭建起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平台。

  昭通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结合昭通革命历史和现实经历,突出讲好红色革命故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场馆、长廊、公园等标志性建筑,精心培育“石榴籽读书班”“金江石榴红宣讲队”,常态化开展宣讲,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贯穿到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和舆论引导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截至目前,昭通市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个,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7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59个。

 

  2 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一排排崭新的民居整齐有序,一条条宽敞的街道干净整洁,红花绿草相得益彰,花园房宽敞明亮,文化馆、幸福院、污水处理站一应俱全……走进鲁甸县龙头山镇,一幅壮美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谁会想到,2014年8月3日的一场6.5级地震,曾让这里成为一片废墟。

  龙头山镇有汉、回、彝、苗等25个民族共5万多人。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鲁甸地震灾区看望干部群众,他表示,党中央始终关心着大家。天灾无情人有情。老天爷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8年多来,龙头山镇团结互助、自强不息,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年产值达3.8亿元,并依托都(匀)香(香格里拉)高速,努力把“全国朱提文化体验第一镇”“抗震救灾红色文化”的蓝图变为现实,积极建设旅游小镇,促进乡村振兴。

  像龙头山镇这样,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又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出优势特色产业的乡镇,在昭通还有很多。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昭通市副市长马洪旗介绍,昭通市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市、交通强市、城乡融合、生态优先、人才支撑“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全面加快发展步伐,全市经济实力和质量效益大幅提升。

  突出增收富民。昭通市在云南率先开展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分别增长9%、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5%、8.91%。

  推进发展助民。聚焦脱贫群众增收关键点,昭通市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易地搬迁安置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集中力量推进9个万人以上易地搬迁安置区打造脱贫致富示范样板,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启动建设了25个示范乡镇、90个精品示范乡村、774个美丽村庄,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3个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产业富民。以绿色、高端、精品为方向,建成苹果、筇竹、天麻等基地,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成为昭通振兴“支撑点”。

  注重强基为民。大力实施“五网”建设,形成市内两小时、周边州市三小时“交通圈”。同时,打通11个出滇、入川、进黔高速通道;成贵高铁把革命老区带入发展快车道;昭通机场11条航线架通了与京津冀等重要区域的“空中走廊”;新改建农村公路2.3万公里,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公路、铁路、水运、民航无缝衔接,与物流网、 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

  强化保障便民。县域义务教育全部实现基本均衡发展,昭通师专升格为昭通学院,成功创办昭通卫生职业学院,昭通职业学院设置获云南省政府批复,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建成投用,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

  聚焦生态利民。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3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1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森林乡村9个,全市393条大小河流保持清水出昭通,森林覆盖率达到50.1%,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3 文旅融合,谱写民族团结繁荣曲

  昭通市威信县,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1935年2月,一渡赤水后的中央红军,首次进入威信扎西地区,在此驻扎11天,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

  讲好扎西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威信县深挖扎西会议故事,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涵盖威信县扎西老街、扎西镇江西会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旧址、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烈士陵园、威信县水田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旧址、威信县水田关口坳(重走长征路)、扎西镇大河滩庄子上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独特的红色文化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让红色基因不断传承和发展。

  立足红色旅游资源,威信县的生动实践是昭通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目前,昭通市完成镇雄、彝良、威信、巧家4县263项长征遗址遗迹核查,分别入选云南省、昭通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37项、95项;实施精品“红军村”、“鸡鸣三省”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区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开展“红城红军情·赤水赤子心”十大行动等。

  除了红色资源,昭通市同时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彝族六祖分支景区等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小山峡景区、山海洞景区等顺利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昭通市3A级以上景区增至21家;从昭阳区水富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镇雄县五德天坑溶洞群到绥江县罗汉坪蝴蝶苗寨等,昭通市一批景区景点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成滇川黔渝区域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抓手。同时,昭通建成8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2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

  依托各族群众共同演绎的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共融的鲜活历史,昭通市讲好“历史文化+民族团结”故事。精心打造豆沙关4A级景区,挖掘袁滋摩崖石刻深刻内涵,向游客讲述“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的重大意义。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昭通市各民族亲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如阳光、空气般融入生活中,流淌在各族群众的血液里。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新时代新征程上,昭通将继续讲好别具魅力的民族团结进步“昭通故事”。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