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桃花石可汗铜币:宋代西域的中国一体意识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3-08-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1980年,在新疆阿图什县(今阿图什市)发现了大批喀喇汗王朝的钱币。专家研究发现,有些钱币背面铭文中有“桃花石可汗”字样,推测它们很可能是1032年登上大可汗位的苏来曼·本·玉素甫时期铸造的。

  图片

  公元9世纪时,漠北的回鹘汗国战败后,部分回鹘人西迁到中亚地区,与当地部落联合建立了喀喇汗王朝。铜币上有“桃花石可汗”等字样。在当时,桃花石意指“中国”。这充分说明,宋代时,西域虽然远离中原,但这里的王国依然有着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

  图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上展出的喀喇汗王朝桃花石可汗铜币。

  据考证,“桃花石”一词,早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即出现于东罗马史学家笔下,后又不断出现于突厥、回鹘文献中,汉文材料始见于13世纪初的《长春真人西游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上,展出古籍《长春真人西游记》对“桃花石”的记载。(王珍 摄)

  关于“桃花石”的含义,学界曾有多种解释。上世纪80年代,历史学家章巽提出,“桃花石”即汉语“大汗”之意。后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桃花石”意为“大汉”。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田卫疆认为,“虽各有其意,但都是指中国无疑”。喀喇汗王朝时期的所谓“桃花石”还隐含“伟大而古老”的意思,这应是从“东方强大的中国”的名称引申而来的涵义。所以“桃花石可汗”也常被用作可汗们的称号,指“古老强大之国的可汗”。

  “桃花石”,这个美丽的名称,深刻说明了历史上西域对中原的认识,体现了西域与中原之间的密切联系。

  

  来源:中国民族报新媒体部

  文/郭家翔  海报设计/彭凤平 编辑/丛蓉


  


  监制 | 杨新华 肖静芳

  统筹 | 康坤全 刘佳

  责编 | 刘娴

  制作 | 胡琪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