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谱写“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丨大美中国
来源:中国民族报 田稔 发布日期:2023-08-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风光。刘满仓摄 

 

  “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8月的塞罕坝,林海苍翠连绵,高天白云舒卷。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意为“美丽的高岭”。这颗“华北绿宝石”,半个世纪前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沙地,如今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强调:“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百万亩林海铸就了一望无际的绿色屏障,诉说着几代塞罕坝人接续谱写的绿色奇迹。

  牢记使命 艰苦创业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过渡地带、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昔日曾是水草丰沛、牲兽繁育之地,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历经近代的开围放垦、不断砍伐,这里变成了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于一体的茫茫荒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决定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塞罕坝,与当地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一起,开始了战天斗地的拓荒之路。

  王尚海(左三)和职工一起研究造林技术问题。资料图片

  “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建场初期,塞罕坝生态基础脆弱、自然条件恶劣,缺食少房、偏远闭塞,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林场第一批建设者赵振宇回忆说:“当时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蔽日,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怀揣着“不绿塞罕终不还”的决心,塞罕坝人顶风冒雪,垦荒植树。然而,在荒凉了近半个世纪的塞罕坝植树造林谈何容易?因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1962年、1963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

  “山上能自然生长落叶松,我就不信机械造林不活!”时任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下了狠心,“我就不信这个邪,再来!”塞罕坝人不断研究实践,攻克了大量育苗、植苗技术难题。1964年春天,王尚海带领职工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连续多日吃住在山上,共栽植落叶松516亩,成活率达到96.6%。

  马蹄坑一役,创造了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也开创了国内机械种植针叶林的先河。现在,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成为尚海纪念林。王尚海去世后,家人遵从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撒在了这里。一块写着“绿之源”的石碑告诉人们,这里正是百万亩绿色林海的起源地。

  一代代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伏冰卧雪、筚路蓝缕,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用汗水浇灌出绿波涌动的百万亩人工林海。

  二次创业 续写奇迹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员工在植树。新华社记者 王晓摄

  “进入新时代,要让塞罕坝的每一个山坡都绿起来!”塞罕坝人启动“二次创业”,向“硬骨头”宣战,在山高坡陡、土壤贫瘠的石质荒山和秃丘沙地上攻坚造林。

  “‘二次创业’绝不仅仅是多栽树、栽好树那么简单。”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于士涛说,“我们把土壤贫瘠、岩石裸露、蒸发快速的石质阳坡作为攻坚造林的重点,在石头缝里栽种‘绿色’。”

  坡陡栽植施工难、少土保墒难、贫瘠成活难……开展攻坚造林,意味着必须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和自然挑战。新一代塞罕坝人不惧艰险、迎难而上,潜心钻研造林技术,开展各项攻关试验。

  石质阳坡平均坡度达到46度,土壤厚度只有几厘米,机械设备根本用不上。车子上不去,就用骡马把树苗运上山;骡马也上不去的地方,就靠人背肩扛;乱石坡缺土,就从别处取土再回填……就是这些笨办法,帮助塞罕坝人成功改造一块又一块石质阳坡,啃下了“硬骨头”。百万亩林海间那一块块曾经如疥癣般的荒山秃岭,正生长起一片青春的“绿海”。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塞罕坝总结出了包括客土回填、覆膜保水、幼苗保墒、防寒越冬在内的一整套攻坚造林技术规范,为国内其他地区开展人工林繁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统计,2012年以来,塞罕坝累计完成攻坚造林10.6万亩。目前,林场内石质荒山全部实现绿化,林场森林面积增加到115.1万亩。

  自1962年建场以来,一代代塞罕坝人接续奋斗,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塞罕坝第一代造林人、“六女上坝”的倡议者陈彦娴作为代表上台领奖。她对世界各地的官员、环保人士说:“许多像塞罕坝一样的绿色奇迹,正在让古老的中国更加生机盎然……越来越多的绿色铺满大地。我们相信,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

  绿色发展 共护青山

 

  

  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老、中、青三位塞罕坝人陈彦娴(左二)、刘海莹(中)、于士涛(右二)上台领取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新华社记者 陈诚摄

  一排排落叶松苍劲挺拔,一片片云杉连绵成海。阳光穿透茂密的树林,洒向绿草如茵的大地。

  曾经,木材占塞罕坝林场全部收入的90%以上。从2012年开始,塞罕坝林场调减每年的木材砍伐量,减少对木材的依赖。塞罕坝人还悟出了独到的“砍树经”:过去“以砍养家”,砍树是为了卖钱;现在“以砍养树”,让树木长得更好。

  算明白开发与保护的大账,近年来,塞罕坝林场既保护好了林子,又在苗木、生态旅游、风电等方面“多点开花”。2018年8月,林场完成首笔3.68万吨造林碳汇交易,尝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的生态价值。

  置身林中,耳边传来阵阵鸟鸣,远处的七星湖碧波荡漾,湖畔花海美不胜收。除了树,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还包括森林、草原、湿地交错带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天然植被群落。

  “狍子、灰鹤、大天鹅、野猪……近几年,林场里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多,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动物画面也越来越丰富。”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李永东说,塞罕坝林场共划定1.89万亩用于集中学习考察和生态观光,约占林场总面积的1.35%,其余面积全年封闭管理,禁止游客进入,确保生态资源安全。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使塞罕坝成为天然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经生物多样性调查统计,塞罕坝共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

  从昔日的“高、远、冷”,到如今的“绿、美、香”,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林海,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牢牢扼守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紧紧卫戍着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成为阻断风沙的屏障、含蓄水源的“卫士”。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评估,塞罕坝每年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每年防止土壤流失量513.55万吨;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绿色发展的真谛,也昭示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如今,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过10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这片林海,在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的接力下,不断续写绿色奇迹。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