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要向基层延伸,向基层发力。为全面打通基层民族事务工作“最后一公里”,湖南怀化加快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在会同县全域试点推行村民小组统战小组长制度,完善基层民族事务工作网络,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
地处湘黔边界地区的会同县,生活着汉、侗、苗、瑶等31个民族。2022年以来,会同县在全县243个村(社区)设置统战组长243名,在1423个村民小组网格中设置统战小组长1423名,构建起“县有统战部长、乡镇有统战委员、村有统战组长、村组有统战小组长”的四级工作体系。
目前,会同县已形成完善的统战小组长选育机制。统战小组长主要由有威信的党员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外出务工人员代表、村里走出去的企业家、返乡创业人员代表、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人员、退休返乡公职人员等乡村贤人能士担任,基本实现多民族、多年龄群体、多社会阶层相结合的广纳贤才、按需配置和动态优化机制。
怀化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姚述铭认为,会同县统战小组长明确了政策法规宣讲员、文明实践示范员、社情民意信息员、邻里纠纷调解员、宗教活动督导员、项目发展推介员、勤劳致富带领员、突发事件应急员等“八员”功能,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走村入户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中华民族传统节会、体育健身活动等,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统战小组长以“围炉夜话”活动为载体,促进村组内各民族间深度交流,实现大团结、同进步。“围炉夜话”是会同县农村亲朋好友在广场、农户庭院、村民家中,堆起火把,点燃炭火,唠嗑话家常增进感情交流的民俗。如今,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成效突出的“围炉夜话”,已成为统战小组长牵头组织的人气活动和开展村组民族事务工作的重要抓手。
4月以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围炉夜话”在会同县各乡村广场召开,统战小组长重点围绕群众所关注的乡村振兴、惠农支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政策进行详细讲解,各族群众踊跃发言、交流感受体会。目前,会同县共开展“围炉夜话”活动2000多场,累计20万余人(次)参与,共收集整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1000多条,分别通过现场答复、相关部门限时办理等方式予以处理,形成“集中式解决共性问题全覆盖与分布式解决个性困难按需落实相结合”的为民服务联动机制。
作为服务发展的“排头兵”,统战小组长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打响“西楼旅游”品牌;作为志愿者,统战小组长带动村民开展生态环保、卫生清洁、安全巡护、游客服务等活动;作为服务者,统战小组长积极联络整合入村企业、社会乡贤、各族群众等多方力量,在旅游环境营造、设施建设、项目打造等方面齐发力。
此外,会同县把统一战线独特优势和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起来,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为载体,支持统战小组长推动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产业、就业、技能、公益帮扶等方式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截至2022年底,会同县共有28家商会和民营企业与23个村签订村企结对帮扶协议书,共计投入产业发展资金5800万元,实施“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项目15个。
会同县委书记伍罕鸣认为,通过组建统战小组长这一新型党的基层工作和农村民族事务工作队伍,吸纳乡村贤人能士广泛参与,开展“围炉夜话”等各族群众参与度高、接地气、口碑好的基层活动,极大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在村组层面实现“朋友圈”越来越广、“同心圆”越画越大。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