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于去年5月印发《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枝繁干壮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在全国率先实施“枝繁干壮工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切实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小小讲解员”达瓦拉姆给游客讲解长征故事。
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0多年前,红军长征经过中甸(今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藏族聚居区,并在中甸停留休整,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色基因、长征精神在这里代代延续,留下许多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佳话。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我们希望引导学生和游客在参观学习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副馆长杨秀芸表示,博物馆与各级学校建立合作,通过“格桑花小小讲解员”等方式,使青少年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进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近年来,云南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今年以来,云南省民族宗教委通过一系列举措,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命名云南民族博物馆、中共昆明市委党校等20家单位为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多种民族文字对照的形式,翻译出版党的二十大报告单行本,方便各族干部群众学习;打造以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为核心的“1+N”媒体矩阵,构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体系……一系列宣传教育举措在云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人民的心灵深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啪、啪、啪……”清脆而富有节奏的拍打声此起彼伏,游客围坐一圈,看着手艺人陈德永制作黑陶。只见他左手匀速转动底部轮盘,右手持木板轻轻拍打,不一会儿,类似“火锅”的烹饪用具陶坯初步成型。
黑陶技艺在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流传已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今年66岁的陈德永是尼西乡黑陶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我们将非遗项目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让游客获得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体验。”尼西乡汤满村党总支书记和泽清说。
在香格里拉市尼西乡,陈德永在制作黑陶制品。
近年来,尼西乡积极探索“黑陶+”产业发展,黑陶制品从原来仅有的土锅、土罐、土火盆等生产生活用品增加至花瓶、酒杯等80多个种类,加上黑陶制作体验馆、民宿等,全乡年销售额增至400万元,黑陶农户户均年增收可达3万元至5万元。“群众有了收入,更自发参与到黑陶文化的传承中。”和泽清说。
像陈德永这样的手艺人,在云南还有很多。在昆明市禄劝彝绣一条街的一家服装店内,彝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游定美正在展示禄劝罗婺刺绣。“我们家五代人都在做彝绣。”游定美说,她今年67岁,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彝族刺绣技艺传承下去。
彝绣省级非遗传承人游定美向顾客讲述彝绣针法。
2014年,游定美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彝绣传习馆,为刺绣爱好者或手艺人教授刺绣技巧。同时,她还在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县内职业高级中学等地定期举办培训。禄劝彝尊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尹明章就是游定美的学生之一。他将彝绣与当下流行时尚融合创新,设计出丝巾、挂饰、笔记本等产品,深受顾客喜爱。“公司目前拥有固定绣娘120多人,合作绣娘400余人,不仅带动了农村妇女就业致富,也为传承和弘扬彝绣技艺起到了积极作用。”尹明章说。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云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导向,扶持并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项目2120个、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330个、民族文化“百项精品”工程项目102个、民族文化“百名人才”培养工程项目100人,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
在德钦县阿墩子社区,村民们排练舞狮。
与此同时,云南还着力抓好民族文化精品专项工作,打造《幸福花山》《一心跟党走》《一家人过日子》等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的影视剧、纪录片、系列短视频,以及一批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民俗等内容的图书和音像制品。
如今,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深入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共建共享新格局。
多举措推进文化惠民
文化惠民演出。 石建杭摄
“藏族同胞喜欢唱歌和跳舞,哪里有空地,哪里就是舞台。”临近傍晚,走进德钦县阿墩子社区,热情的弦子曲道出了群众对当下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
“我们把党的政策等融入弦子,通过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让居民更容易理解。”阿墩子社区党支部书记春梅说,社区曾是茶马古道的重镇,繁忙的商贸往来让这里成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往交流之地。这两年,居民们的腰包鼓了,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与弦子展演的队员们。 石建杭摄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建成了弦子传承馆、排练厅、广场等,经常举办射箭、舞狮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春梅说,居民委员会每周二、四、六还会组织群众开展弦子舞会,让文化交流成为大家情感交融的有效载体。
文化惠民工程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去年以来,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推进落实省政府“十件惠民实事”中“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和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并将其作为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每年全省国有文艺院团送戏下乡不少于1万场,其中省级院团不少于300场,州(市)、县(市、区)院团不少于9620场。
近年来,云南深入推进“文化润滇”行动,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中,不断丰富和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展“光辉思想照边疆 红河儿女心向党”系列群众性宣教活动1500余场次,惠及35万余人次;在临沧市,“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文化惠民演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暨昆明民族时装周举办,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品民族服饰盛宴……
完善民族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文化惠民的一个重要方面。云南省民族文化宫主体建设工程已经竣工,云南民族博物馆改造提升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文化站“三馆一站”的民族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在有序推进。
“枝繁干壮工程”绘就了促进“云南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的蓝图,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