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宁大讲堂银川“三交”系列| 毛乌素 沙地上的“绿色奇迹”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10-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回顾历史,银川各族人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建设了壮美的塞上湖城和富庶的鱼米之乡,共同塑造成就了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城市特质。为深入挖掘银川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和实践案例,生动展现各族人民在党的团结带领下“一起走过、一起生活、一起实现”的不凡历程,中共银川市委统战部、银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推出“小宁大讲堂”银川“三交”系列动漫短视频,以期引导各族群众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 

  你知道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吗?这里有一位治沙英雄名叫王有德。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他颁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今天要讲的就是王有德和他的伙伴们治沙播绿,创造毛乌素沙地上“绿色奇迹”的故事。

  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地处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是阻止沙漠向黄河母亲河和首府银川推进的一道重要屏障,也是防沙治沙的前沿阵地。1985年,王有德被任命为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他带领林场各族职工吃在沙漠、睡在野外,发扬“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精神,成功研发出草方格治沙、乔灌草结合等精准造林技术,探索建立了“在外围建灌木固沙林,周边建乔灌防护林,内部建经果林,搞养殖业、种牧草,养殖业反哺林草业”五位一体综合治沙模式,实现了真正的“人进沙退”,白芨滩防沙林场也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

  王有德和他的伙伴们交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绿色成绩单:他们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治沙播绿,累计植树68万亩,把沙漠推远20公里,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构筑起一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20到30公里的“绿色长廊”。

  如今,林场已升级为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内野生动物由原来的115种增加到现在的129种、植物由原来的306种增加到现在的311种,局部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王有德和他的伙伴们用近40年的奋斗,践行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绘染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绿水青山”,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