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向驰 彭弥 发布日期:2023-10-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作为一所办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高校,湖北民族大学不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通过学理化阐释、大众化宣讲、多元化传播等方式,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完善顶层设计,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创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湖北民族大学党委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工作目标的深度融合,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实施互嵌式教育管理模式,培养各族学生心理互融与情感共融。设立民族事务工作办公室,配备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以“五个思政”引领“三全育人”,党委领导班子带头讲思政课、听思政课,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二是整合办学资源。学校专门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建设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湖北民族大学武陵山片区基地”、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着力加强民族学学科和“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渊源和理论体系,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途径,汇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合力。近年来,湖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体意识相关研究获批国家项目13项,出版学术专著9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三是完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固本强基作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识必修课程及系列相关课程,设立课程教研部,建立“全员参与、全过程对接、全方位介入”的立体化民族团结育人体系。系统构建课程体系,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在本科生中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必修课程、增设中华民族文化类选修课程,在研究生中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和中华民族史专题课程,在双创教育类课程中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元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到有形有感有效。

  拓展育人载体,加强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情动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一是聚焦青年学生群体。学校以每周日青年大学习和每月团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政治理论中的民族团结元素,通过“新闻我来播”“民大青年说”等方式深化自主学习,在全校622个团支部中年均开展学习4000余场次。突破传统党课形式,充分利用恩施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本土传统民族文化,以红色音乐党课为载体,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组建“牵手筑梦‘红石榴’民族团结宣讲团”“红石榴•医路同教”援疆志愿服务队等,走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基层一线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提升学生服务社会能力,被共青团中央、共青团湖北省委进行专题报道。二是搭建校园活动平台。持续10年举办“多彩民族·和谐民大”民族文化节,通过民族团结小剧场、中华文化大讲坛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中华民族史、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各民族的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在校级“百生讲坛”活动中增设“红石榴”赛道,开展“红石榴金牌领学人”评选活动,推选出的彝族学生俄底阿旺荣获湖北省金牌主讲人。在全校学生中推广普及《中华民族一家亲》韵律操,着力拓宽爱国主义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途径。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在校学生巴吐尔•阿布都拉自主创业开办的宣恩县新疆商贸有限公司,荣获第一届湖北省大学生“石榴杯”创业大赛总决赛铜奖等。三是加大推普工作力度。以争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为抓手,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力度,组织学生在民族地区开展沉浸式实践,引领青年学子担负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使命,积极讲好新时代推普故事,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籍学生帕尔哈提·穆沙,4年间不仅协助完成学校近三万人次的普通话测试工作,还返乡帮助农民夜校推广培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乡村振兴助力。“同心石榴”赴疆实践团的队员们,帮助新疆协海尔依其社区的孩子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了解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发展史,激发孩子们爱党爱国和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情感萌芽。

  丰富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环境的隐性润育作用。全面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做到润物细无声,确保教育有形有效有感。一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创作设计出亲切可爱的“榴榴”logo文创品牌,将其广泛用于各类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主题活动及新媒体等。在学校“青春民大”微信公众号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微课——“同心讲坛”,目前已发布4期,青年师生讲述自己的民族团结小故事,深受观众欢迎,被学习强国、中国民族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转载。积极搭建“一月一节”“一院一品”文化平台,将一些中华优秀文化展示在校园各处,建设民族团结进步阶梯、红石榴隧道等,营造“民大处处石榴红”良好氛围。二是深化校地文化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与恩施州、咸丰县两级政府合作,挖掘整理唐崖土司城址,实现三维虚拟展示,助力成功申遗。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老英雄为原型,与中央民族歌舞团、湖北省民宗委共同打造红色民族歌舞剧《老兵》于2023年6月7至8日,在民族剧院展演2场。该剧由湖北民族大学师生共同演绎,历时4年打磨,荣获2023年度全国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是湖北民族大学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成功探索。三是建立共学共居环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建成1个学生事务中心、4个社区综合服务点、31个社区驿站,推进管理、教育、服务资源下沉,搭建起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实行混合编班编寝、“N+1”帮扶,在各片区学生公寓建立民族团结社区服务站,立体呈现意蕴厚重、内涵丰富、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让各族学生共学共居,使学校成为欣欣向荣的石榴园。2020级临床专业汉族学生程闯和维吾尔族学生阿布杜拉·阿布都热西提结对互帮互学,同上青马工程,共同进步发展。土家族学生崔钰婕,与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苗族、侗族的四位室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畅谈人生理想,她讲述的民族团结故事在《中国民族报》微信视频号播出后,产生热烈反响。

  湖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让各族学生在校园中能“看得到中华民族的元素,听得到民族团结的声音,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温暖”,在“居学融乐”的校园环境中,提升了学生的融入感、获得感和使命感,在2022年度全省高校统战工作典型示范项目选树申报工作中,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类创建项目“籽籽红一家亲•红石榴行动”荣获全省高校统战工作“十佳品牌”。近年来,湖北民族大学多次荣获民族理论创新成果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体育模范集体”“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成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向驰,湖北民族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彭弥,湖北民族大学团委副书记)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