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北仑区打造“卡嫂”共富基地—— 筑好“安心巢”丨守望相助
来源:中国民族报 黎亚平 陈峥 发布日期:2023-11-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走进浙江宁波市北仑区霞浦物流工业社区的“卡嫂”共富工坊,只见“卡嫂”们正忙碌地工作。环境好、离家近、有收入,不少“卡嫂”乐在其中。

  霞浦物流工业社区有来自湖南、贵州、湖北等地的集卡司机3000余名,包括汉、苗、水等民族。集卡司机工作分散且流动性大,家庭是常年奔波在外的他们最大的牵挂。为此,2022年9月,社区打造“卡嫂”共富基地,通过与周边企业合作,为“卡嫂”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来料加工订单,并提供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等课程,帮助“卡嫂”在家门口就业。

  “我和爱人在这里生活六七年了,儿子读高中后我清闲了不少,想出去找份工作,但没手艺,也不知道做什么。”来自云南的罗容说。前不久,社区举办竹编、纸艺、刺绣等手工艺品制作和面点烘焙、家政服务等课堂,她参加后不仅掌握了基本职业技能,还得到了一些灵活就业机会。

  说话间,罗容打开微信“卡嫂帮帮群”。“物流园区内有200多家企业,社区工作人员会在群里介绍一些岗位匹配度高的工作,我的工作就是从这里找到的。”她说。

  社区帮助“卡嫂”们增收致富的同时,还开展了子女托管、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爱人跑车,我就在家照看两个孩子,但一份工作养4个人还是有些困难。”土家族“卡嫂”卢兰英说,假期她将孩子送到“小候鸟假日学校”全天制托管班,自己也在共富工坊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托管班帮孩子们复习功课,还有书法等兴趣课程。”

  “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构建和谐文明团结的社区。”社区党委书记丁慈英说,社区坚持以“文化认同”赋能“共同富裕”,举办民族团结主题才艺表演大舞台等文化活动20余场。同时,社区党员干部主动走访,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生产一线,零距离听取各民族群众的意见建议,走出了一条“定期议事、排忧解难、答疑解惑”的新路子,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务工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北仑区,各族同胞携手奋进的画面不断上演。大碶街道富春社区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闲置房屋土地等,打造“石榴红”蚂蚁工坊,因地制宜发展来料加工、手工工艺等业务,带动近百名各地到北仑帮儿女照顾小孩的“老漂族”实现家门口就业;柴桥街道“石榴红”花田共富工坊以“花享晚年”“花匠赋能”“花香青创”“花乡研学”“花亦有情”五大项目为牵引,提供就业岗位160个以上。目前,北仑区已建成各类“石榴红”共富基地12个,累计吸纳就业创业人员1500余人。

  “下一步,我们将链接更多资源,筑好‘安心巢’,让各族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能端起‘饭碗’,更好地融入这里的工作和生活。”北仑区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