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期间,甘肃省天水市(2区5县)共接待游客94.65万人次,“天水真的有一亿人”登上抖音热榜。麻辣烫火爆出圈的同时,天水“红石榴”系列活动也蓬勃开展,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热情招待各地食客和游客,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热辣滚烫间尽显团结和谐之美。
“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天水麻辣烫“出圈”走红后,各地餐饮从业者和“准创业者”们跃跃欲试,期望搭乘“天水麻辣烫”的顺风车。根据这一需求,天水市开展为麻辣烫“添柴”活动,充分发挥“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作用,组织开展麻辣烫制作技能培训。
在距离天水火车站几百米的麦积区兴达巷,有一家开了30年的麻辣烫店——“马玉林串串香”。这段时间,店里熙熙攘攘,接待着一批又一批的外地“麻辣烫学员”。
来自河北沧州的学员张杰英吃遍了天水大大小小有名的麻辣烫店,拍了很多视频。“当地的粉丝推荐我们品尝‘马玉林串串香’,试过之后觉得不管是麻辣烫料汁还是手擀粉的味道都特别符合我们的胃口。”张杰英说,过两天就要回去筹备开店了,希望在天水的所学所得,能让天水麻辣烫在家乡也大火一把。
“马玉林串串香”是甘肃省第一批“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学校的实习基地,该店率先行动,开展“麻辣烫学员”培训,毫无保留地传授麻辣烫制作技艺。
作为第五批天水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公共实训基地也举办了麻辣烫烹饪技艺培训班,为全国各地学员提供免费培训。
全市其他“红石榴”示范单位也纷纷行动起来,在技能培训等活动的过程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活动,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通过一碗碗麻辣烫播撒到各族群众心田。
借着“天水麻辣烫”的热度,甘肃多地组织文旅小分队到天水开展文艺节目展演。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锅庄”“藏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河州花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马头琴”、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民族歌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仗头木偶戏”、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华锐民歌”、张家川县的“张川花儿”、武山县的“捣蒜罐”“旋鼓舞”……各地特色文艺节目精彩上演,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天水历史悠久,有着“羲皇故里”美誉,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积淀深厚。品尝完麻辣烫之后,各民族游客到以5A级景区麦积山石窟为代表的景区景点,欣赏美丽的西北风光,感悟厚重的中华文化。
(中国民族报综合报道)
(编辑:姜红宇)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