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富向未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
来源:中国民族报 张金钰 发布日期:2024-04-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4月10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举行庆祝大会,喜庆自治县成立40周年,各族干部群众共同见证40年来景宁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实现了跨越发展

  景宁隶属浙西南革命老区丽水市。2002年和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两次调研景宁,走村庄、访农户、看茶山、议发展。2009年,习近平同志对景宁作出“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重要指示,为景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景宁县委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群众,强调“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支持民族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从“小农经济”到“生态工业”,从“偏居小城”到“品质景宁”,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景宁各族人民始终牢记嘱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共同绘就了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和美画卷。

  据统计,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之初,全县生产总值仅5193万元;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02.82亿元,历史性突破百亿,较1984年增长25.7倍。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背后,是景宁主动走出大山、积极融入改革开放浪潮,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写照。

  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生态发展之路

  景宁地处浙西南群山之中,“九山半水半分田”。自治县成立之初,“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自然条件,成为景宁向外、向前发展的桎梏。多年来,景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谋划、同部署。

  立足山区资源,景宁着力破解农业“低、小、散”瓶颈,推进农业发展模式转变,走出一条品质化、品牌化的绿色发展道路。2017年,景宁从海拔600米这一自然分界线入手,创立“景宁600”品牌,形成以惠明茶为主导,高山果蔬、中药材为优势,中蜂、地瓜面、苔藓、多肉等为特色的“景宁600”农业产业体系。截至目前,景宁建成“景宁600”生态示范基地12.95万亩,加盟签约主体达63家,开发农产品7大类120款,持续畅销杭州、上海等地,累计销售额40.23亿元。

  工业发展是新征程上景宁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命题。2022年以来,景宁强力推动工业振兴,谋定了竹木加工、精密制造、畲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招引落地沪特精密、富乐德半导体、“中国畲药谷”等重大项目,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突破80%。与此同时,工业平台在探索发展中逐步壮大。县域内,景宁民族创业园、城北工业园区等平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兼具产业发展示范、平台发展试验、总部经济集聚创新等五大功能的景宁特色产业平台雏形渐显;县域外,丽景民族工业园以科技和创新为两翼,助推景宁生态工业振翅腾飞。

  生态工业渐入佳境,立足生态资源禀赋的文旅产业更是方兴未艾。多年来,景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文化和优良生态等优势资源,推动风情旅游、观光旅游、康养度假深度融合、齐头并进,文旅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向强、逐渐壮大。景宁做足“生态+”“文化+”“农业+”“旅游+”文章,大力发展民宿、休闲度假、山水观光、文化体验等业态,推动乡村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文旅矩阵加快成型。2023年,全县实现旅游收入27.1亿元。

  推进各族群众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

  逐“绿”前行,点“绿”成金。

  景宁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好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发展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的前列。

  多年来,景宁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实施了易地搬迁、大搬快治、大搬快聚等工程,全县城镇化率从1984年的6%提升至2023年的62.72%,累计4.17万群众搬出高山远山。坚持城乡一体、协同发展,全力走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道路。自治县成立之初,全县公路里程仅326公里,到2023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908.1公里,较1984年增长了4.83倍,高速公路运营里程达38.48公里。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景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持续开展“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厕所革命”等工作,推动乡村环境洁化、硬化、美化、景区化步步升级,涌现出大均村、付叶村等一批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新时代,景宁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全县教育、卫生事业成果显著,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县域公共服务从基础供给向优质共享迈进,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歌会、乌饭节、彩带……一个个名词,承载着景宁各族群众的生产实践和美好生活期盼,是景宁的文化名片。

  新时代,景宁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基因解码,不断讲好“景宁故事”,以文化力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编撰出版《浙江文史记忆·景宁卷》等书籍,创编完成民族歌剧《畲山黎明》,打造“畲家飘歌”“四季景宁”等文化品牌,连续多年举办“宋韵文化节”“马仙文化节”等文化活动,用丰富的文艺形式,赓续优秀文化基因,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景宁高标准建成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山哈大剧院等文化场所,打造一批省级城市书房、省级文化驿站、乡镇综合文化站、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乡村博物馆、农村文化礼堂等,实现了2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500人以上行政村文化礼堂全覆盖,为各族群众开展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

  “景宁40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备受关怀、备受期待的成长史、幸福史,也是一部知重负重、追梦逐梦的创业史、奋斗史。”景宁县委书记翁志鸿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景宁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以实施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试点为载体,全面建立健全赋予“三个意义”的工作机制,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精神状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景宁实践新篇章。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