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千里路上“左公柳”——这片绿色见证左宗棠经略西北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黄丰富 发布日期:2024-04-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在甘肃省平凉市城区,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公园,名为柳湖公园。据传,柳湖始建于北宋,时任渭州太守的蔡挺引泉成湖,并在湖堤广种柳树。

  现今,柳湖公园内依然可以见到许多粗壮的柳树,但这些柳树并非源于北宋,而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经略西北时所种植。

图片

  ▲柳湖公园。(图片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官网)

  这些树木成为了左宗棠经略西北的见证,当地居民为纪念左宗棠,将这些树木称为“左公柳”。

图片

  ▲左公柳。(图片来源:哈密零距离)

  

  陕甘善后与新疆危局  

  1873年,左宗棠底定西北后,制定了以留防后路各军为中心恢复陕甘经济的措施,如代民垦荒播种、修筑城堡、整治道路、挖井引渠、栽树植蔬等等。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左宗棠从经世致用、民本思想出发,欲全面复兴西北经济与文化的宏图大略。

图片

  ▲左宗棠。(图片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官网)

  此后,陕甘地区民众生活逐步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事行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此时的新疆,在俄、英的支持下,中亚浩罕汗国头目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还出兵侵占伊犁,局面岌岌可危。面对危局,清廷在海防与塞防之争后,最终确立了海防与塞防并重的方案,经略陕甘近十年的左宗棠挺身而出,担负起了收复新疆的重任。1875年,清廷改任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率师出征。

  

  新栽杨柳三千里  

  左宗棠被任命后,积极筹备西征事宜。左宗棠的西征计划 “以缓行速战为义”,即充分做好战前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速战速决。

  屯田与垦荒是左宗棠筹备后勤的重点。早在1866年,左宗棠在家书中就指出,“自古边塞用兵,无不以兴屯为守务”,明确了屯田在边疆军事行动中的基础性作用。1873年,左宗棠在上总理衙门书中亦明确提出了欲收伊犁,必克乌鲁木齐,而后“兴屯政以为持久之谋”的战略思想。

  1874年,清军先后行抵哈密后,左宗棠提出军队应尽力开荒,并明确了开荒与屯田之区别,令官兵就地耕垦,遇有哈密民众归来,即发赈给种、拨给地亩,使其能够自种自食;或给予雇值,令其随军队耕获,使其能够自食其力。待官军开拔后,地亩开荒已成熟,哈密民众复业者必日趋增多。

  1875年,左宗棠向清廷详细陈述了新疆军务的具体筹划情形。其一,详细陈述了哈密、巴里坤、古城的粮运、屯垦情形;其二,改变过去兵农合一的办法,整理哈密、巴里坤、古城兵事,实行兵农分离,各司其职,以致“饷事可节,兵事可精”。在左宗棠的经营下,新疆屯政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有力保障了军队的军粮供应。

图片

  ▲左宗棠西征途中的运粮队伍。(图片来源:《环球人物》官微)

  在屯垦之外,左宗棠依然需要依靠陕甘及内地诸省的粮饷支持。因此,种粮为基础,运粮则为关键。左宗棠不仅注重对道路的开通与维护,更注重对路旁树木的种植。

  在后勤布置妥当后,1876年正月,左宗棠从兰州出发前往肃州(今酒泉市肃州区),在行军途中沿官道栽植树木。抵达肃州后,左宗棠在肃州设立行营,分遣大军西进。西征军在行军途中,同样沿官道栽植树木。据学人秦翰才之言,左宗棠在官道两旁之植树,“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限戎马之足,三是供给夏时行旅的荫蔽”,这在当时主要服务于军队后勤。

  在左宗棠植树的影响下,其部下也积极植树,如湘军将领魏光焘到达平凉时,即积极倡导种树,令平凉士民择其地所宜树木,于池畔、河旁、道左、地角悉行栽植,或五尺一株,或一丈一株,不使地有空闲。与左宗棠相比,魏光焘的植树除“荫行路”外,更有“供梁栋之用,资爨薪之需,制器物”等实用考虑。左宗棠及其部属所栽种的这些树木,从陕西绵延至新疆,沿途数千里,构成了西北边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片

  ▲左公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左宗棠的充分筹备下,清军在北疆的军事进展较为顺利。1876年8月,收复乌鲁木齐;至11月,收复了除伊犁外的北疆所有领土。因时值入冬,清军决定就地休整,待来年开春后再图南疆。在此期间,左宗棠开始着手恢复北疆经济,大辟屯田,招徕流民,发展民生事业等等,旨在“军食可就地采运,饷需可就近取资”。1877年4月,清军收复吐鲁番托克逊等地,打开通往南疆的门户,阿古柏仓促逃往库尔勒,不久即死去。至1878年1月,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等城。至此,清军在新疆的军事行动取得了重大胜利。 

  

  引得春风度玉关  

  在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左公柳”已遍及西北各地。根据左宗棠在1880年的一份奏稿记载,仅“自陕西长武县界起至会宁县东门外止计程六百里,节年共种植成活树二十六万四千余株”。此外,还有柳湖书院种活树一千二百余株;平庆泾固道署内外种活树一千余株;环县属境种活树一万八千余株;董志县及镇原县境种活树一万二千余株……

  1879年,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濬在西行嘉峪关之时,沿途皆见左宗棠所植之树,不由心有所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与植树相伴而行的,是西北经济的全面恢复。在新疆军事行动基本结束后,左宗棠在奏折中提到“民困甫苏,未可责以力役”,“不劳民力,不耗公财”,以兵代工为出发点,提出了修浚河渠、建筑城堡、广兴屯垦、清丈地亩、厘正赋税、分设义塾、更定货币等办理新疆善后的诸要点。

  除新疆外,左宗棠在陕甘等地亦秉持这一经营理念,令各防军于暇时平治道路、开浚河渠、助垦民田、广植官树,城堡、驿舍、桥道、河梁凡民力所不逮者,皆防军任之。

  在左宗棠的经营下,西北社会逐渐从战乱中复苏:耕垦日广,民食渐充,粮价日减;罂粟之地改种草棉,贫民亦免苦寒;广植浙桑,广设织局,民可获利;沟洫桥梁,无不整饬,水利兴焉;道旁所种榆、柳,业已成林;行过学塾,时闻诵声。左宗棠得到了西北各族群众的认可,可见其在西北的善政深得人心。

图片

  ▲左公柳。(图片来源:哈密零距离)

  如今,“左公柳”依然挺立在西北大地,仿佛在为我们诉说着那段历史。左宗棠对西北边疆的经略,有力抗击了外国的侵略,巩固了国防,维护了统一,推动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更促进了西北边疆与内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作者:黄丰富 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博士后)


  监制 | 王翔宇

  责编 | 才丽媛

  制作 | 郭欣欣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