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乘文化传承之舟,划向中华文化深处
来源:光明网 秦川 发布日期:2024-06-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脉传承,弦歌铮鸣。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棕艾飘香,龙舟竞渡,各地以不同形式迎端午、庆佳节,很多地方以节日为“媒”,把传统节庆文化、非遗元素融入文化体验场景与微度假体验。这不仅为文旅市场带来新动能,更给人带来独特、美妙的审美体验,让人强烈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赓续不辍,延承至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才能更好理解古代中国,理解现代中国,看到未来中国。从这个角度看,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我们每个人才能更全面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迈入快车道,取得积极进展。比如,有的地方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打造成了从龙灯制作、演艺表演、技艺传承到文化旅游的龙文化“一条龙”产业。一条舞龙,舞出了“一条龙”产业,实现多赢,令人赞叹。再比如,有的地方守正创新,推动传承了上千年的非遗——楚雄彝绣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当地群众用一根小小的绣花针,秀出了绝技,绣成了畅销商品,也绣来了美好生活,“绣着花、唱着歌、背着娃、养好家”。

  由此观之,文化从来都不是静止的,文化传承从来都不能被动,而要守正创新接地气、与时俱进出高招。为此,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在最近传来一个好消息。国际皮划艇联合会主席透露,中华龙舟赛将成为巴黎奥运会表演项目。此外,今年10月,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将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举行。赛龙舟不仅是一项赛事,更是一项习俗。在历史的蜿蜒流转中,赛龙舟文化逐渐壮大。中华龙舟赛将在巴黎奥运会上亮相,无疑说明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增强、影响力在扩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从中国武术在杭州亚运会上精彩呈现,到中华龙舟赛将亮相巴黎奥运会,再到中国一些影视作品在很多国家大受欢迎……足以说明中华文化不仅在“走出去”,还在“走进去”“融进去”。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重大命题,也是一个不容懈怠的重大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未来可期。(秦川)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