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石洞镇汉寨村侗戏演员在展示表演片段。 金可文摄
“婚姻之本,在于两情相悦,非以财物相诱。今之世人,往往以彩礼之多少,衡量婚姻之贵贱,岂不谬哉?”
近日,贵州省天柱县“古戏新唱,文艺乐民”侗戏展演活动在渡马镇杨柳村“合约食堂”舞台开演。天柱县石洞镇汉寨侗戏团演员们用铿锵有力的唱腔、专业的表演、跌宕起伏的剧情,宣传遏制高价彩礼、树立婚俗新风的理念,让戏迷们看得沉醉,现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之前村里宣传是发手册、放广播,我们看不懂也听不进去。”杨柳村村民王玉芝感慨道,“现在村里开展侗戏表演活动,很接地气嘞!我们不自觉就有了文明乡风的观念。”
“现在的侗戏经过不断创新,融入了时代元素,唱出了和美新韵,让观众感受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72岁的龙盘村冲头侗戏团“老戏骨”陈光涵说。
天柱侗戏2019年被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是侗族群众在日常劳动生活中吸取京剧精髓形成的艺术形式。目前,天柱县境内保留有侗戏剧团10余个,演员300多人。
“为了更好地发扬与传承侗戏,我们不仅在演出中融入了群众听得懂的故事,还在编剧、表演、音乐、演奏等方面都进行了提高和完善。”渡马镇杨柳侗戏团团长周宗治说,大家还借助新媒体,学习短视频制作,把剧本内容与法治建设、安全生产等内容相结合,积极探索创新之路。
近年来,天柱县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侗戏班等文化文艺工作队伍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侗戏+”模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弘扬文明新风。
在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中,天柱县结合“注溪社节”、“四十八寨歌节”、邦洞四月八耕牛文化节、2024远口发豆腐非遗文化旅游周等节日和活动,鼓励各侗戏班创作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今年已累计开展送戏下乡文艺巡演100余场。
(编辑:江毓芝)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