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种”在田间地头|奋斗者之歌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孟振兴 韦璐 发布日期:2024-07-2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乐平村,乌云袭来,眼见大雨将至,正在玉米制种基地作业的农机手卢必兴暂停了工作,走向不远处的一座凉亭,与工友们一起休憩闲谈。

  工友中既有“80后”“90后”年轻一代,也有不少与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农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谈话的焦点转到了基地负责人、返乡创业的“90后”青年蓝常达身上:“没有当老板的架子,有什么事都能商量。”“懂技术,学什么都快。”“关键是工资分红能按时发、发到位……”

  “大家的好评源自公司的‘返现’。”蓝常达笑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曾在广东等地的农业企业工作,每当目睹外地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项目,蓝常达总会想起小时候老家“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和辛苦劳作的邻里乡亲。2023年,乘着马山县大力发展制种产业的东风,蓝常达回到家乡古零镇,先后流转土地1300亩发展玉米制种。

  一年来,蓝常达的公司累计发放务工报酬逾15万元、土地流转租金约80万元,旺季每天用工80多人,带动辐射周边农户1000多户增收致富。“活不重,只要认真负责就能挣钱。”在制种基地务工的残障人士蓝日胜说。

  蓝常达并未止步于此。在他看来,每天百八十块的务工收入,对年轻人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而年龄较大的务工群体来干活,劳动效率又上不去。经过深思熟虑,蓝常达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斥资300多万元购置了多台农用机械,其中包括4台大疆植保无人机。

  现在,蓝常达已经组建起一支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农机操作团队,不仅能满足自家基地所需,还能为当地其他从事玉米、水稻制种的企业提供服务。“农机手收入不错,工作也比较自由,年轻人愿意干。”卢必兴说。

  基地大量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会不会影响务工群众的收入?蓝常达表示:在犁田、播种、植保、采收等环节,人工的效率完全无法与机械相比,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硬性使用大量人工,势必大幅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整体收益,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双输”。而合理使用农机,就能把人工用在刀刃上,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益,还能反哺一线工人。

  “玉米制种产业的很多环节都离不开人工,比如剥玉米,机械操作容易划伤玉米粒,这就需要大量人工作业。”蓝常达说,他的团队里不仅有年轻的农机手,也有几位年纪较大的“土专家”“田秀才”,比如已经熟练掌握人工授粉技术的乐平村村民零梅花。

  “想挣钱就要多学习,不能坐等天上掉馅饼。”零梅花说,虽然自己干了大半辈子农活,但她还是很乐意跟着年轻人学习新技能。

  另一位从事制种产业的“80后”马山籍“新农人”卓鹏飞与蓝常达有着类似的观点。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卓鹏飞在持续扩大玉米和水稻制种面积的同时,建起了自己的仓储车间和烘干厂,累计吸纳脱贫人口就业100人以上,不少经过锻炼的“土专家”“田秀才”已经走向公司的管理层。

  “近年来,马山县采取‘基地+种业公司+公司(合作社)+新型农业主体(大户)+农户’等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返租倒包、生产托管、技术培训等提升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益,让现代种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老百姓。”马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惠洋介绍,该县制种产业的迅速发展,拓宽了就业梁道,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积极参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值暑期,在古零镇羊山村的玉米制种基地,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黄君带领的大学生团队正在开展社会实践。

  “这一带群山环绕、形成了天然屏障,很适合发展制种产业。”团队成员、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学生赵小玉说,这两天他们跟着老师和马山县农技人员下地、掰玉米、算数据,学到了不少知识。

  一旁组织测产的马山县农机推广站工作人员、“90后”青年黄忆南勉励这些学生们:“搞农业就要多下地,欢迎你们参与马山的制种产业!”

(编辑:江毓芝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