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湖”。大柴旦行政区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管理区,是柴达木盆地的“北大门”,也是柴达木盆地最早的开发地之一,生活着汉、哈萨克、蒙古、回、藏等14个民族。大柴旦以其物众地大的资源、雄浑壮丽的景色、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成为西北大环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翡翠湖远景。
近年来,在全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大柴旦工行委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把机关、乡镇、企业、学校、社区、景区等作为主阵地,与文旅、民生、教育、社区建设等工作互促共进,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大力推进创建工作全覆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民族团结底蕴深 交融互嵌生活美
位于海西州北部的大柴旦,从古至今都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
据中国科学院考古资料记载,大柴旦在先秦时期就已有我国少数民族先民西戎活动,周至秦为西羌地,汉初为匈奴和羌人活动区域,东晋至隋初为吐谷浑地,唐、宋、元、明、清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分频繁。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党中央开发柴达木的号召下,成千上万的开拓者满怀“实干报国”的信念,从五湖四海而来,同海西州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在柴达木开始了大规模的资源勘探和开发建设。
羊群在草场上吃草。
大柴旦地区平均海拔3300多米,气候寒冷。在极其艰难的情势下,创业者们走过峥嵘岁月,在生命禁区建起“两路”、在荒漠里发起石油大会战,让“聚宝盆”里的宝藏在新中国的国旗下熠熠生辉。在创业者们赋予柴达木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锻造形成了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为主要特征的柴达木精神。
从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人迹少”的茫茫戈壁,到而今青藏线上的热闹小镇,离不开全国各地支援建设柴达木的“柴一代”开拓者的奋不顾身,也离不开“柴二代”“柴三代”的接续奋斗。
大柴旦游园景色。
大柴旦行委电视台原台长王青军,祖籍甘肃武威,父辈上世纪50年代来大柴旦筑路。他和父母一样,一生扎根大柴旦,从未挪窝。
大柴旦行委中心学校校长赵安生的祖籍是山东菏泽。“当初,父亲到柴达木从事农垦工作时,我年龄尚小。我算是‘柴二代’,我爱人是本地人。大柴旦是我们的家,我们就是大柴旦人。”赵安生说。
伴随着高原早上9点的阳光,柴旦镇人民路社区主任陶建菊又开始了日常入户走访工作。这次她要去撒拉族大姐韩进莲家,祝贺他们家的孩子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社区可以说都是本地人,但也可以说都不是本地人。”陶建菊风趣地说,“这里是一个多民族社区,生活着汉、回、撒拉、蒙古、哈萨克、土等民族,有老驼队工人、教师、个体户、矿工家属等,基本都是开发和建设大柴旦时来到这里的。”
韩进莲一家在翡翠步行街经营着一家面馆。“当年,我父亲在驼队工作,我们全家人都是跟着父亲来到这里的。如今我和两个哥哥都在大柴旦成家了。”韩进莲说,“这两年来大柴旦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家的面馆生意不错。今年,我女儿又考上心仪的大学,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今年端午节,柴旦镇团结路社区组织各族群众绣香包。
在人民路社区,还有一些来自哈萨克族聚居村马海村的陪读家长。定居后的马海村村民,一改“读书无用”的老旧观念,加大对子女教育的关心和投入,积极融入城镇生活。
走进柴旦镇团结路社区,从“红石榴”活动室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社区居民白灵和几位大姐一边插花、做枕套,一边聊着天。每周二、周五,心灵手巧的社区居民都会组织开展手工编织技术大比拼。活动室里,摆满了她们制作的精美作品。
每天清晨和晚上,社区公园里都会热闹非凡,各族群众聚在这里跳舞、健身。“通过编织、健身等活动,大家既可以学技能,又能交朋友,生活丰富多彩。”白灵说。
社区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阵地。团结路社区针对中老年人多的特点,联合工会、妇联拓展活动阵地,持续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联谊、邻里互助、法律援助活动等,引导各族群众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打造旅游金口碑 人心似火情赛金
7月的青藏高原,碧绿的盐湖湖面风平浪静,蓝天白云和远处的雪山,在如镜的湖面形成美丽倒影。摄影师快速按动快门,在“咔咔咔”的声响中,将红裙少女倒映在湖面的倩影摄入相机。“这样的美,让人窒息!”游客们忍不住发出赞叹。
夜幕下,翡翠步行街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大柴旦行委柴旦镇人民西路的“柴旦往事”院落里,游客们听着悠扬的歌曲《金色柴达木》,品尝着高原烤羊腿,大口喝着青海啤酒,沉浸在柴达木的往事中……
游客在翡翠步行街购买当地特产。 海宁摄
从生态保护到开发利用,从产业发展到民生改善,从业态培育到IP打造……大柴旦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火花”不断迸发。截至7月21日,大柴旦翡翠湖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00万人(次),水上雅丹景区游客接待量达43万人(次),创历年同期最高纪录。
大柴旦以景区、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为纽带,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打造“高原度假小镇”金口碑,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为了让游客留下来、玩得好,大柴旦文旅部门积极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高原休闲旅游精品小城镇。通过深挖特色文体资源,开展汽车越野拉力赛、骆驼美食节、红旗峰登山节、环城跑比赛等系列活动,举行“山水原生态·魅力大柴旦”“柴达木之夏”等主题文艺汇演、摄影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广大游客深入了解大柴旦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大柴旦瑰丽的雅丹地貌景色吸引无数游客前来。为保护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大柴旦公安局在315国道路段、戈壁无人区等地设有救助服务点,为游客们保驾护航。
“近两年,我们多次在深夜接到游客在无人区的报警电话。警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每次出警,往往都要超过24个小时。”大柴旦行委公安局交警队民警杨帆说,“让游客们高兴而来、平安而归,是我们公安干警的使命!”
凝心聚力促发展 民生答卷暖人心
布草间里机器隆隆作响,净化水工厂在做着最后测试,大型仓储已经投入运营……在柴旦镇的柴旦村产业园里,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平坦宽敞的村道、绿荫环绕的广场、窗明几净的民宅……在柴旦村,独具特色的民宿鳞次栉比。走进一户牧民家,女主人小玲正在打扫客房的浴室。
“以前,家里的收入主要靠牧业。这几年,我们开了民宿,在家里就能挣钱了,年收入4万多元。”小玲介绍说,暑假期间,通过携程、美团等各平台,民宿的订单常常爆满。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柴旦村共发展家庭旅馆76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柴旦的旅游服务业态更加多元,参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家庭数超过40%,旅游产业带动各族群众增收效应十分明显。
大柴旦旅游业的发展,只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里的发展实践证明,乡村发展不仅要扮美“面子”,更要厚实“里子”。大柴旦地区积极行动,着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牧民共同富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柴旦村变政策红利为发展动力,通过“资产外包、资源流转、股份合作”3种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民宿,建设布草间、纯净水厂、仓储厂房等,不断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未来,我们将谋划和争取更多更好的项目,进一步焕发经济增长动力,激发乡村振兴动能。”柴旦村驻村干部陶进宝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曾经,大柴旦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大柴旦行委中心学校是大柴旦地区唯一的15年一贯制学校,以前硬件设施较差,学生和教师流动性强。曾几何时,这里各族群众最深切的期盼,便是“得到优质的教育,照亮学生成才的梦想”。
在浙江绍兴和中化集团的帮扶下,大柴旦行委中心学校先后投入数百万元援青项目资金,建起设施完善的综合教学楼、文体活动中心、综合实验楼、学生宿舍、数字化智能教室。通过互联网平台,大柴旦与绍兴市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
2023年,大柴旦行委中心学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考上线率、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达100%,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
今年是海西州成立70周年。大柴旦这座“小而美”的高原魅力小镇,正以“生态立区、工业强区、旅游活区”的发展思路,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民族团结等,让当地各族群众与全国游客共享柴达木多姿多彩的文化,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教育之花”在戈壁绽放
□ 海宁
从大柴旦行委所在地柴旦镇西行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茫茫的戈壁滩上出现了一个整洁靓丽的现代化村庄——马海村。村里道路宽敞干净,院落整齐划一,村口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法治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马海村是2002年组建的一个年轻村落,也是青海省唯一一个哈萨克族牧业村,村民们大多为新疆返青的哈萨克族群众。“从组建到现在,从刚开始对新生活的茫然和无助,到今天的充满希望和自信,我们村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跨越式发展的22年。”马海村“两委”班子成员乌斯满·拉哈提说。
曾经,教育的缺失是村里老一辈人心里的痛。搬迁到这里之前,村民们过着游牧生活,“牲畜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临时的家”,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一方面,因长期游牧不定,村里的孩子没有学上。另一方面,在一些村民的观念里,认为“上学还不如放牧”。
马海村组建后的第二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海西州委、州政府及大柴旦工行委的关心和帮助下,马海学校成立了,村里的适龄儿童实现了“有学上,有书读”。
20多年间,学校发生了巨变:曾经凹凸不平、尘土飞扬的操场,铺上了塑胶跑道;学生们从靠煤炉取暖的土坯房,搬进了有暖气的新教学楼;破旧的课桌椅,也都换成了标准的新课桌椅。马海学校成立至今,走出了34名大学生,其中有4名学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
教师色尔克古丽就是其中之一,她见证了学校多年来的发展变化。2017年,从广西民族大学毕业后,她就回到马海学校任教。
“这里是我从小读书学习的地方。当年家人送我去广西上学时,我就下定决心还要回来。我希望村里的孩子跟我一样,有机会走出戈壁,看看外面的世界。”色尔克古丽说。
马海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有汉、回、土、哈萨克等多个民族,各科任课教师齐备,各族教师扎根乡村、耐住寂寞、守住梦想,陪伴孩子们成长。学校在校生共有哈萨克族、汉族学生58名,校园文化丰富。
记者采访当天,恰好赶上验收工作组前来马海学校验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情况。听着学生们朗读课文,工作组成员纷纷为他们标准的普通话点赞。
哈萨克族有句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课间铃声响起,孩子们像一匹匹小马驹冲向操场,跳起哈萨克族传统舞蹈《黑走马》,释放着快乐的能量。“我们学校的《黑走马》课间操,曾在全州文艺汇演中获奖。”校长张祖生骄傲地说。
小学生在民族团结进步广场上观看展板。 海宁摄
小小少年,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马海村的木汗老人从小就喜欢听“冬不拉”,长大后成为弹奏“冬不拉”的好手。木汗说:“我一辈子最高兴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定居到马海村开启了新生活,另一个是教孩子们弹奏‘冬不拉’。”
每年寒暑假期间,木汗就会免费开办“冬不拉”培训班。“在丰富孩子们假期生活的同时,也让我的生活有了更多乐趣。前年寒假时候最热闹,一下子招收了28个小学员。”木汗说。
“如今,村里的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0%,教育资源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乌斯满·拉哈提说。
曾经荒凉贫瘠的戈壁,绽放出绚丽的“教育之花”,这是马海村多年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村民们和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容,凝聚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也是对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好诠释。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大柴旦工委创建办提供。)
(编辑:江毓芝)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