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馆里看湖州 “湖州周”里看中国
来源:中国民族报 王力中 文/图 发布日期:2024-09-1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扫蚕花地》表演现场。

  中秋临近,首都北京处处洋溢着歌甜花香的氛围。9月2日至8日,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4年第三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浙江馆)“湖州周”活动精彩举办,这是浙江馆开馆后的第七个主题周。

  一周的时间里,先后有280多个团体和无数游客走进这里,沉浸式体验湖州优秀文化。

  “湖州周”活动以“江南文化探源”为主题,聚焦“生态文化、江南丝路、山水清远、茶香故里、笔墨江南、运河名镇、醉美畲乡”等具有“湖州味”的展陈和体验项目,生动展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体现“之江同心·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的景观小品前,团队和游客纷纷驻足打卡。一张张笑脸在相机中定格,表达了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声。

  步入“浙里茶香”展区,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扑鼻而来。浙江省首批七大名茶之一的莫干黄芽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莉,端坐桌前,为来客泡茶。

  赏茶、温杯、投茶、摇香、注水……一套流程过后,黄莉起身弯腰,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再分别倒入品茗杯,茶香顿时弥漫开来,飘溢四周,让人忍不住要喝上一口。

  浙江有25个茶生产区,湖州就有3个。闻名世界的《茶经》,就是由陆羽在湖州完成的。“莫干黄芽产自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德清莫干山,是历史名人沈约、孟郊的故里。这里四季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正是好茶需要的生长环境。”黄莉说。

  1979年春天,在浙江农业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庄晚芳、张堂恒两位教授的指导下,莫干黄芽试制成功,随后连续三届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一类名茶。

  “莫干黄芽有黄茶和绿茶两种工艺,现在基本上是黄茶为主。”黄莉一边泡茶,一边娓娓道来,湖州茶之源的独特魅力可见一斑。

  在今湖州、绍兴、金华、杭州和江苏南部太湖流域广大城乡,广泛流传着防风传说。古老的民间传说被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并衍生出香饰、草药等一系列文创产品。

  走进“湖州周”活动设置的防风香饰展区,大家对精心打造的香饰把玩不断。在展区忙碌的志愿者刘丹露介绍,这款香饰按照中医药理论基础,借助药物的香气,通过人体鼻、肺、皮肤、毛孔、穴位等处吸收,作用于全身,古称“中医香疗”……

  没等介绍完,游客们纷纷拿起香饰,低首交流起来。此外,防风神茶、南浔水乡传统糕点等,也让观众通过味蕾的牵引,感受湖州这一“鱼米之乡”的独特美味。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快看,快看!”现场,体验团队和游客纷纷对国家级非遗项目《扫蚕花地》的舞蹈,表示极大的兴趣。5名来自德清县的女孩,头戴蚕花,发髻左侧插一根白鹅毛,身穿粉红色百褶裙,手端粘红绸的蚕匾,模拟扫地、糊窗、采叶、喂蚕、收茧等各种劳动场面,以行云流水般的舞蹈动作向观众展示了德清养蚕女对蚕桑生活的热爱,堪称一部饲蚕缫丝的教科书。

  现场观众沉浸在女孩们细腻柔美、清丽委婉的表演中,零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扫蚕花地’是杭嘉湖一带蚕乡民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距今至少已有百年历史,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以湖州德清最为兴盛,同时遍及嘉兴、桐乡、海宁、余杭等地。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了蚕农祈望蚕事丰收、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也引导着各民族要像紧紧缠在一起的蚕茧一样,凝聚团结在一起。”德清县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副会长徐金松向观众介绍。

  湖州有着100万年人类活动史、230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江南城市。本次“湖州周”活动期间,共展示了湖笔制作技艺、貔貅舞、莫干黄芽、防风神茶等近20种来自湖州的优秀文化体验项目。更多的优秀文化,等待着人们走进湖州,亲身体会“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