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综合 > 正文

让新疆新民歌创作成色更足
来源:中国民族报  王雪  发布日期: 2025-06-10 浏览(0)人次 投稿 收藏

  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新民歌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往往以特定地域的传统音乐嵌合现代社会的艺术形态,既有以特定区域为创作语境、运用现代技术生产出的音乐作品,也有对地方传统民歌进行再生产的音乐体裁,并随着信息时代传播方式的创新,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力。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多元文化汇集,拥有丰富的民歌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族群众艺术创作热情极大激发,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新疆特色的新民歌,比如上世纪60年代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80年代的《小白杨》、90年代的《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本世纪初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以及近年传唱大江南北的《天山放歌》《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苹果香》等。这些优秀作品既有自身特色,又有显著的共同性,其旋律包含中国传统五声调式音程关系,唱词具有各民族语言词汇混杂使用特点,表演综合运用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和合之美,引发听众情感共鸣,成为讲述新疆故事、展示新疆形象的亮丽名片。

5月24日,在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演员在“兴生态·宏文旅·泰美好”第六届文化旅游活动现场唱歌。新华社记者王菲摄

  新民歌反映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折射出当代审美风尚。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增强创作自觉,让新民歌既有当代生活的底蕴,也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更好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扛起政治责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民间音乐源于各民族生产生活实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其中的各种艺术符号,是可以被听到的文化融合与交流,是文化认同的表征。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扣时代脉搏,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热忱讴歌党领导各民族团结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热忱讴歌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举办好“天山文艺奖”“红山文艺奖”“新歌唱新疆”等品牌活动,持续提升大众关注度与认可度,为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五个认同”提供坚实载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广阔的田野和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汲取灵感,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要发挥人民主体性,让文艺创作始终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相关部门和地方要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好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维吾尔族麦西来甫、哈萨克族阿肯弹唱等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统筹做好人才培养、经费保障、传承场所建设、传承活动开展、文旅融合发展、文艺创作、宣传推广等各方面工作。办好“百姓大舞台”“全民欢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把舞台交给群众,让艺术滋润生活。

  彰显时代特色。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新民歌在现代社会具有多重任务,包括传承传统艺术,创新再生产,体现文化自觉自信、增进文化认同等。文艺工作者要深刻理解传统艺术以及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转型,在创作过程中既要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与精华,也要符合时代需求,通过再生产行为,对传统艺术进行调适,努力创作出反映时代风貌,具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优秀作品。运用“老歌新唱”等民间音乐再生产方式,发挥好文艺创编、舞台展演等功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强研究和成果转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民族民间音乐作为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流传在中华大地的各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本体、唱词、表演形态等方面呈现出多元一体的融合性,真实反映着现实社会生活,形成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艺术符号,新疆民歌艺术是其中的瑰宝。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研究新疆新民歌在现代社会语境中重构传统艺术的创作规律,探求文艺服务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与方法,并以此指导艺术创作。相关科研机构要积极开展艺术学、人类学、音乐学等跨学科研究,助力新民歌创编与传播,使其以更多样的形态融入现代音乐生产与大众日常生活,成为富有时代特点的中华文化符号,更好发挥艺术实践的功能。近年来,新疆文艺扶持激励资金项目中,新民歌创作立项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正是学术研究与民间艺术创作深度合作的表现。

  总之,随着时代发展,新民歌创作具备了更好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文艺工作者要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新民歌创作中,唱响主旋律,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

  【作者系新疆大学美育(艺术)教育研究部副教授】

(编辑: 王琪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