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宗教周刊·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三届“福德论坛”在京举行
从富贵花到“两世花”:甘肃临夏伊斯兰文化中的牡丹
上海宗教界:推进垃圾分类 引领时代风尚
滇池清 昆明兴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7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三届“福德论坛”在京举行

  本报讯 (记者吴艳) 7月2日至3日,由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北京市伊斯兰教经学院、中国宗教学会伊斯兰教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福德论坛”——京津冀“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太和智库、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等单位,以及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的专家学者和京津冀三地伊斯兰教界人士参加了论坛。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论坛以“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传承与发展、传承红色记忆、促进民族团结”为主题,深入展开学术交流和讨论,旨在不断增强伊斯兰教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在致辞中指出,论坛围绕进一步引领全国伊斯兰教界推动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伟大工程,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任重而道远,必须长期为此不懈努力。中国伊斯兰教界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精准把握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精神实质,把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作为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五个认同”的高度去认识,将此作为及时回应国家之要、回答时代之需、承担社会之责的高度去理解。伊斯兰教中国化是伊斯兰教界始终不变的根本方向和责无旁贷的时代责任,也是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和抵制极端言行的有力武器。要通过引领各族穆斯林群众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杨发明指出,要着力创新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实践路径,不断推进伊斯兰教的中国化、时代化和本土化,让伊斯兰教中国化在各族穆斯林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继续丰富“四进”清真寺的内涵,有条件的清真寺在重要活动上举行群众性的升挂国旗仪式;举办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等讲座、座谈和培训班;讲好穆斯林杰出人物的故事,通过鲜活的案例、正向的精神濡染、感化、引领穆斯林,为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提供生动的文本素材,充分彰显穆斯林先贤的爱国情怀和真诚实践;各地伊协要结合自身实际,因时因地创新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实践路径,开辟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新境界。

  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刘先传说,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新时代对宗教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我国五大宗教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与会代表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议题展开论述。

  在传承红色记忆议题的交流讨论中,与会代表缅怀了马骏、马本斋等民族英雄以及达浦生、马松亭等爱国伊斯兰教人士。大家一致认为,应弘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是我国伊斯兰教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为专题性学术论坛,“福德论坛”创办于2017年,已成功举办三届。北京市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沙丽表示,论坛既是京津冀三地伊斯兰教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传承伊斯兰教先贤“以儒诠经、伊儒会通”精神与传统的有力实践,更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我国伊斯兰教的积极探索。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