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庆祝成立30周年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广东创新援藏思路 助力西藏幼教发展
交通运输部:
坚决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
财政部:
支持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
农业农村部:
超常规措施支持新疆发展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7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内蒙古站)侧记
□ 本报记者 安宁宁
云南省古籍修复专家杨利群(右)现场演示古籍修复技艺。
本报记者安宁宁摄
群众观看展览。

  仲夏时节,内蒙古大草原草长莺飞,万物并秀。

  连日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美术馆内人头攒动,不少当地群众和游客来到这里,参观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等单位共同承办的“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内蒙古站)。

  成吉思汗碑文拓片、石屏百乐书(彝文)、《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拓片(西夏文)……一件件古籍珍品被展示出来。观众徜徉在珍稀琳琅的展品中,体验现场书法再造展示、修复古籍等活动,重拾民族的历史记忆,探索蕴含在民族古籍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

  从湖南来到内蒙古旅游的陈伟先,得知巡展的消息,特地带着正在读高中的孩子来参观。“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先辈流传下来的灿烂文明。”陈伟先表示,巡展犹如一扇窗户,展现着中华民族古老的灿烂文化,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创造和积累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典籍文献。

  “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李晓东表示,许多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与汉文史料相互印证,见证了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例如,西夏文与汉文双语对照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倡导党项民族与汉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中国民族图书馆所藏满文《资治通鉴纲目》,显示了清初统治者对汉族经国纬世制度的学习热情。

  古籍整理研究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基石,自198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的通知》印发以来,各地各部门相继组建专门机构,几十年筚路蓝缕,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今天已经取得累累硕果。

  ——广西共抢救、搜集到11个少数民族古籍1万多册(卷),已翻译整理出版各少数民族古籍800多种,共计6000多万字。

  ——内蒙古注重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少数民族古籍与《格斯尔》数据库和网站。

  ——云南省已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献古籍达3万余册(卷),口传古籍1万余种,其中61部文献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据李晓东介绍,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于 2016年启动了“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旨在使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提高全社会古籍保护意识,促进各民族间的思想文化交流。目前,巡展先后在广西南宁、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昆明、北京、云南丽江、四川成都等6个城市举办,近百万人观展。

  巡展此次走进内蒙古,旨在结合内蒙古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特色亮点,展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毛笔、刷子、镊子、手术刀、剪刀、浆糊,在现场演示古籍修复技艺技法展台前,一位衣着朴实的老人正小心翼翼地修复一叶被火烧过的藏文古籍。只见他把纸浆均匀地浇于古籍的缺损处,不停用小刀调整纸浆的厚度,随后用手进行按压。

  这位老人是云南省古籍修复专家杨利群,在古籍修复领域已深耕40余年,他用独创的人工纸浆补书法修复了不少藏文古籍。“所谓人工纸浆补书法,就是把造纸的后半程‘抄纸’用在修复上,让补纸和原纸充分结合,确保修复质量。”杨利群对充满好奇的观众解释说。

  站在一旁凝视许久的观众哈拉玛说:“古籍文化传承,任重而道远,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展览,唤起全社会对古籍文献的关注和保护。”她建议,可以利用视频的形式介绍少数民族古文字的来源和发展、演变等过程,用更加生动的形式促进古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古可喻今,古可鉴今,古为今用。在广大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那些蕴藏在典籍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历史智慧,终将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