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原生民歌节展演五十余种传统民歌
海峡两岸及港澳青少年共同打造“民俗相册”
T台展示
蒙古族服装服饰风采
手实:唐朝吐鲁番人的户口簿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原生民歌节展演五十余种传统民歌

  本报讯 7月22日至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此次中国原生民歌节以“乡音·乡情·乡愁”为主题,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21个民族、270余名歌手及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参加了民歌展演。

  为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国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成果,今年的原生民歌节首次将全国范围内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集中展演。入围展演的60组节目,涉及包括侗族大歌、彝族海菜腔、蒙古族长调、鄂伦春族民歌、哈萨克族民歌、薅草锣鼓、黄河号子、象山渔民号子、吴歌、花儿、嘉善田歌、信丰客家山歌、畲族民歌、信阳民歌、陕北民歌、莲花褒歌、西藏那曲拉伊等在内的50个传统民歌种类,展示出民歌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这是全面展示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成果的一次盛会。民歌的保护传承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生动体现,加强对民歌的保护传承是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表示,随着城市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民歌保护传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保护传承民歌就是要留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就是要延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文化多样性。

  据了解,民歌节期间,楚雄等地同时举办民歌展演进社区、进村寨,以及座谈研讨等系列活动。展演节目以田歌、山歌、号子、渔歌、小调及少数民族传统民歌体裁等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主,同时兼顾改编民歌,并有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师带徒方式同台展演。该民歌节为传统民歌及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搭建了展示、交流、弘扬的平台,具有广泛性、学术性和权威性。 (文轩)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