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都市里的
彝绣传习课
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
打造亮丽风景线 绘就最大同心圆
加快补齐深度贫困地区农村交通供给短板
高质量办好民族体育盛会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召开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
——六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
□ 本报评论员

  “那边的亲人可羡慕我们了。”笔者在西藏米林采访时,一位珞巴族干部曾动情地这样说。珞巴族在20世纪前半期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后通过国家扶持和自身努力,珞巴族群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珞巴族绝大部分群众还在印占区“那边”生活。对比两边同胞的生活状况,这位干部由衷地表示:“还是在祖国大家庭里好。”

  朴实的话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能否过上好日子,直接关系到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的增进。

  过上好日子,就要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说过,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这一段话阐述的逻辑用在增进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上也完全适用。

  当然,进入了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各族群众对过上好日子的需求也在提高。除了吃好穿暖,还包括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便捷的医疗条件、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过上好日子,还要让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好日子不仅指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包含精神生活的愉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团结奋斗的重要基础。一位瑶族干部曾形象地说,旧中国,瑶族被称作“猺”,是“动物”,解放了,瑶族被称作“傜”,变成了“人”,民族识别后,又被称作“瑶”,变成了“玉”。正是党和人民政府给予少数民族的尊重和温暖,换来了少数民族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

  现在时代发展了,环境变化了,但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没有变。平等尊重依然是各族群众增强向心力的基础,美美与共依然是各族群众共画同心圆的前提,而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也依然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法宝。

  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是党的初心的本质体现。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98年的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发展,已经使原本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民族共同进步到大致相同的发展水平,正在进入小康社会。但也应该看到,目前还有不少贫困群众的问题亟待解决,一些群众在生活和交往中还面临不少愁心事、烦心事。党员干部应坚持初心不忘、使命在肩、努力奋斗,让各族群众“一个也不能少”地逐步过上富足、愉悦的好日子。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相信,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逐步过上好日子的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必定会日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必将越来越坚实。

3上一篇  下一篇4